小红的家庭并不富裕,几间破旧的瓦房,几亩薄田,父母皆是憨厚老实的庄稼人,家中还有年迈的奶奶需要照料。父亲早年在劳作中伤了腰,重活累活干不了,家庭的重担沉甸甸地压在母亲瘦弱的肩上。小红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深知父母的艰辛,也明白这个家需要一个能支撑起门面的男人。
村里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上门女婿可不是常见的事。当小红第一次向父母提及这个想法时,父亲瞪大了眼睛,手中的烟袋差点掉到地上,母亲则在一旁默默垂泪,他们苦口婆心地劝小红:“闺女啊,咱这村里可从没这规矩,传出去不得让人笑话?你就找个好人家嫁出去,别操心家里的事。”可小红却倔强地抿着嘴唇,眼神坚定:“爹,娘,我知道你们担心啥。可我不能眼睁睁看着这个家就这么下去,我要找个能和我一起照顾你们,一起把这个家变好的人。”
消息传开后,村里人的议论声此起彼伏。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说小红太不懂事,违背祖宗规矩;也有人对她的孝心表示钦佩,但仍觉得这事儿太难实现。然而,小红并没有被这些闲言碎语打倒。她每天依旧早早起床,帮母亲做饭、洗衣,下地干活,闲暇时就坐在院子里,望着远方的小路,期待着那个有缘人的出现。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午后,微风轻拂,带来阵阵新翻泥土的气息与若有若无的花香。院子里的老槐树刚刚吐出嫩绿的新芽,斑驳的树影洒在地上,宛如一幅天然的水墨画。枝头几只小鸟欢快地跳跃着、啼叫着,似在为这美好的春日吟唱。小红正在院子里晾晒衣物,突然听到一阵轻轻的敲门声。她放下手中的活计,疑惑地走去开门。
门开处,一个身材高大、面容憨厚的年轻人站在门口。他的皮肤被太阳晒得微微泛红,穿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蓝色布衫,眼神中带着一丝羞涩和紧张。小红看到他的瞬间,心里猛地一紧,思绪如乱麻般纠结。她心想:“难道这就是那个来应招上门女婿的人?他看起来很朴实,可真的能和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