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小姐抬举。”
“行啦,别一口一个小姐,奴啊叫。好歹文才唤我一声长姐,你就唤我瑶儿就行。”
“那不妥,不妥。”
“有什么不妥,你好歹也是长辈,就这样定了。”
“是,小——瑶儿。”
“这就对了。”
楚瑶看向孙嬷嬷,“嬷嬷,以后陶姨娘每月二两月银。文才读书,开销多些,每月十两月银。笔墨纸砚库房有的,拣些好的,先给他送去。日后,他需要什么,不用经过我,直接问你要就好。”
“是。”
“长姐,这不妥,长姐肯收留我们母子,文才已经感激不尽,哪里再好拿月银?文才受之有愧,请长姐收回成命。”
“既然唤我长姐,就要听长姐的话。
你现在的任务是用功读书,不是考虑银钱这些琐碎事情的。等回头文才出息了,再孝敬长姐也不晚。”
“可是——”
“没有可是,再啰嗦,就别唤我长姐了。”
“是。”
“文才你明日就要去书院,赶紧回去补补功课,准备下物品。缺什么、少什么,尽管问孙嬷嬷要。”
“嗯,谢长姐。”
“等冯叔把梧桐小院拾掇好,你们搬过去就好,快回去吧。”
“是。长姐告辞。”
楚瑶目送陶姨娘母子出了院子,一时间心中感慨万分。
她从前心性单纯,看不懂人性,也分辩不好善恶。
人对她几分和颜悦色,她就以为那人是好的,恨不得掏心掏肝还人家的好。
如今两世下来,她终于知道那句‘日久见人心’的含金量。
一路走过来,陶姨娘母子的性情,楚瑶算是摸清了。
他们母子虽不如程家那些人能言善道、更不如那些人会拿捏。但他们性子单纯,人品正直。
楚瑶和离出侯府时,侯府众家丁仆役,其中不少人还都曾在楚瑶手下做事,从前也是谦卑恭敬,但见她带着财物离府,他们却情愿听信李氏和三少爷的话,逼迫她留下财物。
不是他们愚钝,受人蛊惑,而是他们擅长趋利避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