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吧,外头冷。\"孙玄拍拍虎子的肩,\"记住,过了初七等我消息。\"
两人回到屋里时,正赶上孙母端上来一大盆酸菜白肉汤。
热气氤氲中,孙玄看见三叔冲他微微点头,眼中满是感激。
他回以微笑,心里明白,在这个靠人情关系的社会里,能拉一把自家兄弟,比什么都强。
在欢声笑语中,时间不知不觉地流逝。
孙玄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心中充满了感慨,这个新年,对他来说,不仅是一个传统的节日,更是心灵的一种弥补。
孙三叔坐在炕上看见孙玄和自己的儿子虎子并肩走了进来。
\"这傻小子\"孙三叔嘴角微微上扬,烟锅里的火光随着他的呼吸忽明忽暗。他看见孙玄做了个噤声的手势,虎子立刻捂住嘴,但眼里的光彩怎么也藏不住。
孙三叔看着这一幕也把他带回到十多年前,那时候孙玄才灶台高,每到饭点就晃悠到他家来,眼巴巴瞅着锅里。
三婶总会多盛半碗高粱饭,再夹一筷子咸菜给他。
他的目光在两人身上来回打量,嘴角不自觉地上扬,眼中满是欣慰。
孙玄,那个从小看着长大的机灵孩子,如今已出落成稳重可靠的青年;而虎子,自己那个憨厚老实的儿子,跟在孙玄身边,竟也多了几分精气神。
\"三叔当年没白疼你啊\"孙三叔在心里念叨。他记得孙玄八岁那年发高烧,是他连夜背着跑去公社卫生所。
“玄子,应该把给虎子找工作的事儿告诉虎子了,”孙三叔在心里默默念叨着,“有了玄子的教导,虎子去县城上班我也安心了。”
那些年,孙玄家里困难,孙三叔没少帮衬,农忙时,他会叫上虎子去帮孙玄家收庄稼;逢年过节,也总会给孙玄家送些米面粮油。
孙玄是个知恩图报的孩子,每次都把这些好记在心里。
如今,孙玄在县城里打拼出了一片小天地,还惦记着帮虎子一把。
孙三叔想着这些,心里满是温暖,他看着眼前的两个年轻人,仿佛看到了他们充满希望的未来。
虎子虽然性格木讷,但胜在踏实肯干,有孙玄带着,肯定能在县城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