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越过大沼泽,他们现在已经认为我们不会回去的,现在疏于防范,此时南下正是机会,可以打他一个冷不防。”
“之后呢 ,他们还是会严密设防的,而且他们的力量明显高于我军,比咸阳省更明显。”
“蜀郡是天府之乡,物产丰富,人口众多,比贫瘠的咸阳省好得多,西部地区山峦起伏,回旋余地也大得多。”
“一样啊,西部地区虽然宽广,却也是贫瘠与咸阳省差不多,也是物产不行的。我就是蜀郡出生的人,对这个情况还是了解的。”
“总不能在这里坐等秦斋军来围剿我们吧?不南下是不成的。”
“既然郭总执委这么有信心 ,那么就请部队讨论一下,看有没有补充意见,也好完善起来,别让部队蒙受无谓损失。”
这一次酒宴,其实又成了南下与北上的讨论会,郭总执委放弃了原来与任先生争论中提出的北上计划,提出了南下的见解。
广朋对此是不认可的,因为早已经错过了南下的最好时机,那就是打破六路围攻之后迅速南下,是完全可能拿下蓉城甚至控制蜀郡的,但是搞执委提出了强渡嘉江西进,又突然放弃根据地,现在却又要回军南下,广朋感觉恐怕连根据地建设都很难实现。
所以,在第二天召开的军长们的会议上,广朋第一个表示了自己的立场。
“当初, 可是你提出并坚持南下蓉城的,现在怎么连回蜀郡都反对,可是完全变样了。”
“实际不一样了,形势瞬息万变,现在进军, 很可能初期会打胜仗,但是对于长期发展不利。”广朋说。
“我们只要站住脚就好办,慢慢打开场面不难。”
“我担心的就是这个问题,如果不是出现重大事件,导致东林军和蜀军调走,我们恐怕很难站住脚。”
“什么重大事件可能发生?”
“例如东倭突然大举进攻郑三发老巢的且介亭地区,导致郑三发不得不调兵,或者不得不与我军合作的话,其他情况都很难出现。”
“那么,我们就看这一个事情吧,到时候一起抗击东倭,打他一个落花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