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她的全力周旋下,大楚国才得以力挽狂澜,成功摆脱了破产亡国的绝境,避免了一场可能降临的灭顶之灾。
可即便立下如此大功,那些冥顽不灵、迂腐至极的大臣们,依旧抱着陈旧的观念,固执地认为女子继承王位,于祖宗礼法不合,坚决反对楚雨霁染指皇位。
他们在朝堂之上,言辞激烈地表达着反对意见,甚至不惜歪曲事实,贬低楚雨霁的功绩,试图将她彻底排除在权力核心之外。
与此同时,楚薄明得知楚雨霁在与五家商队的赌斗中获胜,心中大为恐慌,强烈地感受到自己的皇位岌岌可危。
权力的欲望蒙蔽了他的双眼,让他逐渐失去了理智。
此后,他多次向楚中天进献谗言,添油加醋地描述楚雨霁的 “野心”,试图借助父亲的权威打压楚雨霁,巩固自己的储君之位。
不仅如此,他还与朝中一些心怀不轨的官僚暗中勾结,谋划着更为阴毒的手段。
他们制定了详细的刺杀计划,企图在暗中除掉楚雨霁,以绝后患,从而让自己能够毫无阻碍地登上皇位。
然而,朝堂之上的势力并非铁板一块。
有死心塌地支持楚薄明的大臣,自然也有欣赏楚雨霁才能、坚定站在她这一边的人。
这些大臣们深知楚雨霁的能力与抱负,不忍心看到这颗即将闪耀的政治新星被无端扼杀。
他们冒着巨大的风险,秘密将楚薄明的阴谋告知楚雨霁,苦劝她尽快逃离大楚国,以保性命无虞。
楚雨霁得知这个令人心碎的消息,怎么也想不到,曾经与自己亲密无间、相伴成长的亲生哥哥,竟然会为了皇位对自己痛下杀手。
伤心与绝望交织在她心中,让她对这个曾经充满温暖的家彻底寒了心。
无奈之下,她被迫离开皇城,辗转来到大楚国边境之处。
在那里,她隐姓埋名,开起了一家旅馆,专门收留那些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武者。
由于她与朝廷内的部分大臣仍保持着联系,那些负责监管的捕快对她的所作所为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作毫不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