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太监来报:“陛下,英国公张辅求见。”
朱棣与徐妙云对视一眼,朱棣说道:“快请进来。”
张辅大步走进武英殿,行礼道:“陛下,皇后,臣听闻陛下欲推行新政,特来求见。”
朱棣微微点头,说道:“英国公,此次新政推行,关乎我大明兴衰。想必你也有所了解,可有什么看法?”
张辅神色凝重,说道:“陛下,臣以为新政若能顺利推行,对我大明自然是好事。只是这新政涉及面广,触动诸多利益,推行起来恐非易事。”
朱棣看着张辅,目光坚定:“英国公,朕知道其中艰难。但如今朝廷财政吃紧,百姓负担过重,若不改革,大明隐患重重。朕意已决,定要推行新政。英国公乃朕肱股之臣,可有什么建议?”
张辅沉思片刻,说道:“陛下,臣认为首先要稳定军心。新政推行,一些勋贵武将可能会心生不满,陛下需先安抚好他们,让他们明白新政对国家、对军队的好处。臣愿为陛下奔走,劝说那些勋贵们以大局为重。”
朱棣面露欣慰之色:“英国公深明大义,有你相助,朕心安许多。你在勋贵武将中威望极高,若能出面劝说,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张辅接着说道:“另外,新政推行过程中,还需注意舆论导向。民间或许会有一些不实传言,扰乱人心。陛下可让礼部和都察院加强对舆论的管控,及时澄清谣言,宣扬新政的好处。”
徐妙云微笑着说道:“英国公所虑周全。如今新政未行,舆论先行至关重要。要让百姓从心底认可新政,才能更好地推行。”
朱棣说道:“英国公,此事就交由你来负责。协调礼部和都察院,把控好舆论方向。”
张辅拱手领命:“陛下放心,臣定不辱使命。”
朱棣拍了拍张辅的肩膀:“有英国公助力,朕对新政推行更有信心了。英国公回去后,若有什么想法,可随时进宫与朕商议。”
张辅行礼告退:“臣告退,陛下、皇后保重。”
待张辅离去后,朱棣对徐妙云说道:“皇后,有英国公支持,新政推行又多了几分胜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