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抚须沉思片刻,说道:“皇后此议甚好。王爱卿,你与户部同仁仔细商讨债券发行细则,确保公平公正,吸引各方投资。”
商讨持续了数个时辰,各项计划逐渐明晰。最终,朱棣站起身来,大手一挥,坚定地说:“此事关乎大明未来,诸位爱卿务必齐心协力,不得有丝毫懈怠!”
机械工坊的建设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在京城郊外的一片空地上,工人们忙碌穿梭,搬运木材、石料,搭建工坊的框架。
负责工坊建设的工部侍郎李勇,头戴乌纱帽,身着蓝色官服,在施工现场来回踱步,不时大声指挥着:“那边的,木材摆放整齐些!还有你们,动作快点,别偷懒!” 他神情严肃,目光锐利,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工匠们在酷热的阳光下挥汗如雨,但眼神中都透着兴奋与期待。一位年轻的工匠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对身旁的同伴说道:“听说这次咱们要造的改良蒸汽机可厉害了,能让大明变得更强大!”
同伴笑着回应:“那是自然,能参与这事儿,可是咱的荣幸!说不定以后咱也能名留青史呢!”
与此同时,选拔工匠的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在一个宽敞的场地里,来自各地的工匠们展示着自己的技艺。
主考官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匠,他眯着眼睛,仔细观察着每一位工匠的操作。当一位工匠熟练地打造出一个精致的零件时,老工匠露出满意的笑容,点头说道:“不错,手法娴熟,功底扎实,你被选中了。”
经过层层筛选,一批技艺高超的工匠汇聚到工坊。他们在工坊内接受严格的培训,学习改良蒸汽机的设计图纸、零件构造和组装流程。
培训室内,工部的技术官员拿着图纸,大声讲解着:“这是蒸汽机的核心部件,气缸,大家看,它的设计更加精密,对材料和工艺的要求极高。在铸造的时候,火候和浇筑速度都要严格把控,稍有差池,就会影响整个蒸汽机的性能!”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工匠皱着眉头,上前一步问道:“大人,这气缸所用的材料,我们以往都不曾见过,该如何获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