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恭敬地站在一旁,沉思片刻后说道:“父皇,儿臣认为,首先要解决的便是资金问题。无论是新工具研发、人才培养,还是建立相关工厂,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朱棣微微点头:“这确实是个关键问题。朕打算从国库中拨出一部分款项,作为蒸汽技术推广的专项资金。你觉得如何?”
朱高炽躬身道:“父皇此举甚妙。不过,儿臣觉得除了国库拨款,还可以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比如,给予投资蒸汽技术相关产业的商人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吸引他们投入资金。”
朱棣抚须笑道:“高炽,你这想法倒是不错。既能减轻国库的压力,又能调动民间的积极性。只是,在实施过程中,要确保政策公平公正,不可让一些人借此机会谋取私利。”
朱高炽连忙应道:“儿臣明白,儿臣定会安排专人监管,保证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朱棣接着说道:“还有人才方面,光靠现有的工匠远远不够,必须要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式人才。你有什么计划?”
朱高炽思索一番后回答:“父皇,儿臣想在京城以及各地学府开设与蒸汽技术相关的课程,聘请资深工匠和学者授课,从年轻学子中选拔有潜力的人才进行培养。同时,设立专门的奖励机制,对在蒸汽技术研究和应用上有突出贡献的人给予重奖,激励更多人投身其中。”
朱棣满意地点点头:“嗯,人才培养乃重中之重。此事你要尽快着手安排,务必落到实处。另外,这蒸汽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你怎么看?”
朱高炽认真地说:“父皇,蒸汽技术若应用于军事,确实能大大增强我大明军队的战斗力。但儿臣认为,不能仅仅着眼于武力提升,更要注重军事理念的转变。要让将士们理解并熟练运用这些新装备,还需配套一系列新的战术和训练方法。”
朱棣目光炯炯:“你说得对,军事变革不仅是武器的更新,更是思想的革新。朕命你与兵部一同商讨,制定出一套适合蒸汽时代的军事策略。”
朱高炽领命道:“是,父皇。儿臣一定全力以赴。”
朱棣靠在椅背上,微微叹气:“这蒸汽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