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遥远的过去,人类曾以憧憬神明的态度仰望过太阳。
而今天。
人类终于走到了和太阳对弈的时刻,这些人类最顶尖的科学家们,用手中的笔,狂妄地试图计算这位神明陨落的倒计时。
此时已经不分你我。
无论是天文学家,天体物理学家,数学家……就在这间暗无天日的地下基地中计算。
不眠不休。
日夜不停。
困了席地而眠,醒了匆忙看一眼新更新的数据继续工作。
偶尔地下基地内会传来一声惊呼,然后在众人喜悦的眼神中,奔跑到补天号前,在那复杂至极的大结构多因素数学式上擦拭去一个字符……随后填充上一个具体的数字。
并不是所有项目都能像周游研发机甲或核聚变那样,脑门一拍,靠灵感一蹴而就。
更多的时候,就是如此缓慢却坚决地,在混沌中埋头前行。
一号序列紧急任务第九天,宇宙辐射类的整体运行轨道结果出炉。
一号序列紧急任务第十三天,近太阳系行星类冲击因素归结完毕。
一号序列紧急任务第十五天,大结构多元素数学理论第一半程填充结束,太阳熄灭时间的精度值,被缩小到蓝星年尺度。
一号序列紧急任务第十九天,太阳共振休眠模型与宇宙冲击因素方程拟合成功。
一号序列紧急任务第二十三天。
爱因斯坦同款鸟窝发型的一位院士,高呼着狂跳了起来。
他沙哑到破音的声音传遍了地下。
“是算出来了!算出来了!”
这位院士挥舞着手中的纸,以和八十高龄全然不相符的速度,冲过呆愣在原地的人群,狂奔到补天号旁的工作台旁,使劲摇了摇某位已经已经累晕死过去的年轻人。
“周教授!最后一个数位的数值确定了,是p序列低度值的整倍!”
“什么?!!”
上一秒还在昏睡的年轻人,下一秒直接在椅子上弹了起来。
满脸激动泛着红光的院士,周围是上千双闪闪发亮的双眼,所有人就这样看着周游……他接过院士递过来的纸张,注视着上面的数字久久沉默。
即便是他,此刻心中也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