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荷亭曾作为当地百姓躲避战乱的临时庇护所。当时,附近的居民听闻战乱将至,纷纷携带细软来到荷亭,在这个小小的八角亭里相互扶持,共同度过艰难的时光。
而在和平年代,荷亭则成为了民间戏曲爱好者的聚集地,每逢佳节,这里都会响起悠扬的闽剧唱腔,热闹非凡。
当他们晃悠到荷亭附近,一阵音乐声“嗖”地钻进耳朵。罗辰瞬间两眼放光,像发现宝藏似的对陈瑞说:
…
“兄弟,你听听,这声音简直是‘yyds’!这旋律一出来,直接给我耳朵‘上大分’,妥妥的‘耳朵怀孕’套餐,就这音质,这调调,感觉能直接在我耳朵里‘c位出道’,太牛啦!”
…
两人加快脚步走近荷亭,只见亭中一群人正沉浸在一场闽剧表演里。
台上,演员们身着华丽精美的戏服,服饰上的刺绣细腻精美,每一针每一线都诉说着古老的故事。他们的妆容浓艳却不失典雅,眉眼间尽显风情。
一位花旦轻启朱唇,唱起了经典曲目《荔枝换绛桃》选段,那唱腔婉转悠扬,时而如黄莺出谷,清脆悦耳;时而又如山间清泉,潺潺流淌,高低音转换自如,尾音袅袅,直钻人心。
罗辰听着闽剧,直接被“拿捏”得死死的,嘴巴张得像“o”型,眼睛直勾勾地锁在台上。一曲终了,他才如梦初醒,激动地拍了下陈瑞的肩膀:
“这闽剧简直是传统文化界的‘天花板’,之前我居然毫无察觉,现在一听,直接原地封神。每一个音符都像开了‘传送门’,把福州的烟火气一股脑儿送进我心里,这波直接被圈粉,太绝了!”
…
陈瑞笑着解释道:“闽剧可是融合了福州方言、民间音乐和说唱艺术,历史悠久着呢。它的唱腔丰富多样,有逗腔、洋歌、江湖调等,每种唱腔都有独特的韵味。就像刚才花旦唱的逗腔,特别讲究咬字和行腔,听起来韵味十足。而且闽剧的表演也很有特色,演员们的一招一式、一颦一笑都经过了精心打磨,举手投足间都是戏。”
罗辰眼睛盯着舞台,根本挪不开,接着又像发现新大陆似的,兴奋地撞了下陈瑞的肩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