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一天之后,村里的生活逐渐恢复了平静。
村口的大门白日里不再需要紧闭,只在晚上才会关闭,村口那些用不到的草棚都被拆除,将打谷场重新收修整了一番。
村民们也不用再安排人值守巡逻,大家又回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节奏。
接下来,汪村长带领着一些村民去丈量那些旱地。
经过一番仔细准确的测量,这些旱地总共只有一百二十三亩。
一百五十七户难民,地基每家分不到一亩,但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了。
毕竟,总不能拿出上等的田地来给这些难民盖房子吧。
经过深思熟虑,汪村长决定每家只分给他们八分地作为宅基地。
这些难民们也没有意见,都欣然同意。
实际上,这样的宅基地面积已经足够大了,他们目前根本没有能力建造那么大的院子,而且还能多出许多地方来种些蔬菜,解决各家的日常生活需求。
划分好宅基地之后,接下来自然就是分配田地的环节了。根据东梁国朝廷的规定,每个成年人都可以免费获得一亩上等田和半亩旱地,也就是五分地。
男子需要等到十五岁才能分到免费的田地,而女子则要等到出嫁之后才能获得属于自己的田地。
值得庆幸的是,这一百五十七户人家的人口并不是很多,所以村里的田地足够分配给他们。
这次分配完毕之后,村里的公共上等田地就只剩下不到一百亩了。
不过,山地的数量还是相当可观的,前后加起来有上万亩之多。
不过山地除了沐家也不会有人愿意买的,王清儿除了之前买的那些山地,后来又将长芦荟的那一片都买了,还连带着边上的一片竹林也买了。
之所以要买竹林,也不是为了竹笋,而是为了那些竹子,她日后想要做的东西需要大量的竹子。
村民们通常只会在后山的边缘活动,并不会深入到山的深处。
主要是因为他们担心深山里会有野兽出没,如果运气不好遇到野兽,那可是得不偿失了。
村民们除了免费分配获得田地之外,他们还可以选择自行购买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