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幼帝一声喝令,朝堂再次恢复寂静,“朕命你们,在三日之内,务必查清此奏折背后的真相。若有隐瞒,严惩不贷!”
大臣们纷纷跪地领旨,心中都明白,一场风波即将来临。
幼帝与时安夏深知那神秘奏折背后定隐藏着巨大的阴谋,决定在暗中展开调查。
夜幕降临,皇宫内的灯火在微风中摇曳。幼帝的书房中,烛光闪烁,映照着他和时安夏凝重的面容。
“安夏,此事非同小可,我们必须小心行事,切不可打草惊蛇。”幼帝压低声音说道,目光中透着坚定和谨慎。
时安夏微微点头,回应道:“陛下放心,臣妾心中有数。我们先从奏折的来源入手,查一查是何人呈递。”
于是,他们悄悄唤来心腹太监小李子,吩咐他去内务府查找奏折的登记记录。小李子领命后,匆匆离开书房,身影消失在夜色之中。
等待的过程中,幼帝与时安夏一刻也没有停歇。他们仔细研究奏折上的每一个字,试图从中找出更多的线索。
“陛下,您看这几个字的笔迹似乎有些刻意的修饰,会不会是故意留下的暗号?”时安夏指着奏折上的一处说道。
幼帝凑近仔细观察,眉头紧皱:“的确有些蹊跷,但这暗号究竟代表着什么?”
就在他们苦思冥想之际,小李子匆匆返回。他额头上布满汗珠,气喘吁吁地说道:“陛下,娘娘,奴才查到了。这奏折是由一位名叫刘全的官员呈递的,但此人在朝中地位不高,平日里也颇为低调。”
幼帝眼神一凝:“刘全?此人朕似乎从未留意过。”
时安夏思索片刻道:“这更显得此事不同寻常。或许他只是被人利用的棋子。”
“不管怎样,先派人盯着刘全的一举一动。”幼帝果断下令。
然而,派去监视刘全的人很快回报,刘全自从呈递奏折后,行为并无异常,每日按时上朝,下朝后便直接回府,闭门不出。
“这怎么可能?”时安夏感到疑惑,“难道我们的方向错了?”
幼帝沉思片刻,说道:“或许刘全背后还有其他人在操纵。我们不能只盯着他一人,还要查查他在朝中与哪些人交往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