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全国推行公私合营,私营产业逐步转为公办,码头也收归公有。
谭先生率先响应,积极配合相关政策。正因如此,天津港初建之时,他便担任了负责人之一,主抓人事工作。
林老爷子也在这期间成了装卸工的小头目。当然在谭先生去世之后,就被一撸到底了,这个且先不说。
港口刚一二年的时候,还比较正常的,比之前码头还是要盈利的多,可到了第三年,问题接踵而至,盈利越来越少,甚至出现了亏损。
谭先生觉得事有蹊跷,于是暗中展开调查。这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原来港口内部的一些领导相互勾结,中饱私囊,有的倒卖物资,有的把装卸货物的费用私吞,根本不纳入公账,种种乱象,令人咋舌。
不到半年就搜罗了不少的罪证,都在这两本暗账里,可不知怎么的,消息走漏了,谭先生等人被那些心怀不轨的人盯上了。恰逢割尾会盛行之际,谭先生首当其冲,成了被批判批斗的对象。
当时,林老爷子心急如焚,劝谭先生赶紧离开,暂避风头。可谭先生虽从商多年,骨子里却还保留着书生的气节。在这危急关头,那股子文人的风骨彻底爆发。
他觉得,死亡又有何惧?当下众人被不实言论蛊惑,随意给他人扣上右派的帽子。他决心以死明志,希望能唤醒那些被蒙蔽的百姓。
然而,就因为这一念之差,仅仅迟了一天,谭先生等人就在批斗中含冤而死。
其中有不少人都曾受过谭先生的恩惠,看着眼前的惨状,瞬间如梦初醒,这才意识到自己之前的行为是多么荒唐可笑。
可一切都为时已晚,谭先生再也回不来了。林老爷子悲痛欲绝,含泪将他们一一安葬。此后的十多年里,他一直守着那两本暗账,心中时常忧虑:若是自己哪天不在了,这账该如何是好?
就在这时,他的侄孙女出现了,而她此行的目的,正是为了整顿这问题丛生的码头。你说,这难道不是天意吗?
听闻此言,林依只觉手中的两本账仿若有千钧之重,沉甸甸的,重于泰山!
“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