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好古站在一旁,眼睛紧盯着那方重宝,生怕它会突然飞走似的。当崇祯皇帝盖好印玺后,张好古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然后小心翼翼地将那幅大字捧起。
他的动作轻柔而缓慢,仿佛手中捧着的不是一幅字,而是一件稀世珍宝。他仔细端详着那幅字,心中暗自感叹:“这可真是一件难得的宝贝啊!且不说这字写得如何,单是上面的金粉,估计就能刮下来好几两呢!而且这可都是货真价实的金子啊!”
张好古越看越觉得这宝贝珍贵无比,心中不禁盘算起来:“这个原件一定要放家里,到时候在校门口给它弄个木匾放上就好了。这样一来,不仅能彰显学院的尊贵,还能让过往的行人都能欣赏到这难得一见的墨宝。”
想到这里,张好古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轻轻抚摸着那幅字,感受着上面的金粉在指尖滑动,心中充满了喜悦。
而此时的崇祯皇帝和十四位当朝重臣,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将学院的事情处理妥当。他们相视一笑,都为能够完成这件重要的事情而感到欣慰。
有人好奇地询问是否有教室,得到的回答是肯定的——周口店有许多闲置的房屋,等到转过年春暖花开之际,这里将会建起一座学城。
众人听闻这个消息后,都各自忙碌起来,很快便四散离去。张好古也不例外,他随着人群一同走出。
此时,周口店的统计报告已经呈交给了皇帝,而年前的张好古几乎没有什么公务需要处理了。于是,他毫不犹豫地一头扎进了实验室里,与王徴、孙元化一同展开各种实验。
有时候,宋应星和方以智也会来到周口店,他们或是观摩实验过程,或是亲自参与其中,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
时光荏苒,转眼之间,年底的大朝会即将来临。张好古收到通知后,深知这次朝会的重要性,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告别了孙元化和王徴。
在分别之际,张好古告诉他们二人,由于要陪伴父母共度新年,年前恐怕无法再去拜访他们了。孙元化虽然有些失落,但也理解张好古的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