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人府中,不少伯府侯府的当家人都在,甚至连四大世家的公孙家,也派了人来。
“无论如何,这个口子不能开,一旦奴才们发现,他们也有能力通过科举翻身做主人,那么将对我们今后的压制产生巨大的冲击。”
房间里,弥漫着一种压抑的气氛,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不同程度的愤怒。
这就好比在黑暗无边的沼泽里,照射下一条通天大道,随着时间的推移,沼泽干涸是必然。
公孙家的代表,一位年长但面相看着儒雅的老人,他率先缓缓开口:
“如今这个消息已经扩散,我们既然阻止不了,那就想办法利益最大化。”
“公孙老先生有何高见?”
老人摇头晃脑,将报纸打开看了一眼,看到某个名字时,眼眸暗了暗:
“自然是打不过就加入!”
“啊?”
“”
在众人一片疑惑声中,老人继续说道:
“我是不了解玉瑾郡主,可是我了解文不予啊,这死老头既然敢签字,那就说明这事儿能做,且有好处。”
“可刚刚不是还说,让那群奴才知道了,必然要翻天?”
老人摸了摸胡须道: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卧薪尝胆,不外如是!”
话音刚落,一群人纷纷附和。
日报社的后院,公孙佑一进来就看见文太傅坐在葡萄架下悠闲地喝着茶。
七八月的季节,一串串由青转红的葡萄,晶莹剔透的挂满枝头,微风拂过,叶片轻轻摇曳,带来阵阵清凉。
“嗤,就知道你这老小子不怀好意,”
公孙佑一屁股坐到文太傅边上,毫不客气自己给自己倒了杯茶,也像他一样在另一把躺椅里躺下。
“外面都闹得天翻地覆了,你还能这么稳得住?”
文太傅见来人丝毫没有意外,微微一笑,轻抿了一口茶:
“一个时代的进步,不是几只蚍蜉就能撼动的。”
“哦?你竟是如此看好玉瑾郡主?”
文不予靠在藤椅上,目光从葡萄架下的果实移到公孙佑那沉稳的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