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3)页
    大宋是一个权力高度集中的王朝。
    在军事方面,基于三衙的架构,设立了枢密院,负责掌管军队。
    政治领域,设置了参知政事一职,以分割相权。
    同时,进一步限制了武将的权力,规定在军队驻扎之地,必须由文臣来控制军权。
    这一系列措施极大地削弱了武将的权力,使得军权和政权都牢牢地掌握在皇帝手中。
    这样的制度,确保了大宋的稳定。
    但这也直接导致了大宋强干弱枝的局面,在对外作战方面,军队失去了灵活性和机动性,大大降低了军队的战斗力。
    这正是大宋在对外战争中败多胜少的根本原因。
    正因深知大宋这一致命弱点,包拯才会向皇上请求统领军队的自主权。
    作为一名统帅,统领大军在外作战,若没有自主权,凡事都要经过朝廷的批准,这样的战争,又如何能够取得胜利?
    能打赢,那才真是见鬼了。
    澶渊之战之所以能打败辽国,便是因为宋真宗赵恒御驾亲征的结果。
    要知道,战争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战况那是瞬息万变。
    需要通过具体的战况作出相应的调整。
    而大宋军权的过度集中,无论大小战役,都要汇报朝廷,枢密院和兵部再做相应部署。
    先不论枢密院和兵部是否真的能作出正确的规划和战略部署。
    但经过朝廷和战场之间的往复,战事早已翻天覆地了。
    错过了战机,又何来的胜利?
    所以,大宋以往在面对强敌时,经常吃大亏。
    包拯并不指望赵祯会像他宋真宗一样御驾亲征,他只希望将兵权完全交给自己,他有绝对的信心能打一场胜仗。
    这考验的就是赵祯的魄力,以及对包拯的信任度了。
    “包卿想要军队的自主权?”赵祯闻言后,迟疑了起来。
    要知道,军权从来都是帝王最为忌惮的地方,更何况还是从五代十国战乱中崛起的大宋。
    五代十国之乱,正是因为武将的权利过重。
    乃至大宋建国,也是太祖赵匡胤这个殿前都点检通过篡夺柴宗训的大周江山而来。
    为了防止黄袍加身的事情再度上演,太
第(1/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家父吕奉先三子非亲生,重生后报复一下咋啦道界天下神话版三国之邪神降临综影视:绑定了万人迷系统怎么办全点悟性?当然要学遍天下武学穿成大佬黑月光,在种田文里稳定发疯中年离婚,赌石暴富,前妻后悔逼她替嫁?福运全被真千金带走啦帝少小妻又闯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