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3)页
 便是辽国多次出使羞辱,皇上也没有表现出这样的震怒。
    大宋上到君王,下至臣子,尤其是文臣,最害怕的就是打仗。
    高粱河一战失利后,大宋便开始选择偏安。
    大多文臣只要一听到大战,一个个就像是惊弓之鸟,噤若寒蝉。
    他们寄希望于用钱买和平。
    文臣别的不会,但就是会算账。
    在他们看来,花钱换和平,远比战争所带来的损失小得太多。
    所以,见皇上竟然要对西夏发动战争,挽回颜面,群臣无不瞠目结舌。
    因为群臣心里明白,西夏独立,李元昊称帝,这是历史趋势,只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只是恰逢其时,赵祯不幸,在他执政期间发生了。
    换了任何一个皇帝,其实也改变不了这一结局。
    然则,皇上因无足轻重的颜面而大动干戈,在百官看来,这是不明智的选择。
    就连包拯,也表示反对,并不支持大宋对西夏兴兵。
    当然,和其他朝臣不同,包拯不是怕发动战争,而是认为,以大宋目前的条件和实力,的确不允许,大宋输不起,百姓更输不起。
    大宋如今正值变法之时,百废待兴,三荣问题亦未曾得到彻底解决。
    经济方面,大宋的百姓现在依然在温饱线上挣扎,朝廷的赋税也还不足以支撑战争。
    军事方面,虽然自从变法以来,便已经陆续裁撤了不少老弱病残,士兵也加强了训练。
    但大宋积贫积弱已久,不是轻而易举便能强大起来的,需要时间。
    和西夏的一战,自然是要打的,但绝不是现在。
    在包拯看来,大宋现在只适合猥琐发育,忍辱偷生几年。
    等彻底强大起来之后,再一举消灭番邦,这才是一个国家应该有的战略眼光,而不是凭借血气之勇。
    “陛下,万万不可啊!大宋积贫积弱已久,岂可兴兵!”
    “是啊陛下!”
    “陛下三思,战争并非儿戏,一旦双方开战,必然生灵涂炭。”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啊陛下,党项人本非我族类,一直以来都不服我大宋的统治,如今自立国号,还省了大宋对其的资助,何乐而不为。”
    “
第(2/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京圈太子爷视我如命,一吻成瘾重生无情道,师兄们悔断肠方羽唐小柔侯爵老夫人之我为自己挣香火海贼:我,打卡剧情岛屿就变强女帝:夫君太强,我只能躺平神算小萌妃超凶哒爹爹开门,系窝呀!勇敢向前冲邪帝贤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