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3)页
手好逼,太能收买人心了。
    尤其得知包拯直接被封为护国公,百官一个个都嫉妒得要死。
    以皇上对他的恩宠,以后包拯还不得一手遮天了?
    当然,最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还是高产水稻的出现。
    亩产两千斤的产量,完全超乎了朝野的想象和认知。
    这是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这个包拯,也不怕把牛皮给吹破了,亩产二十石,秋收之时,要是达不到两千斤,看他如何收场?”
    百官私下议论纷纷。
    这是欺君!
    估计皇上都饶不了他。
    想到这里,包拯的政敌已拭目以待了。
    包拯也听到了不少流言蜚语,不过他没放在心上。
    毕竟以古人的见识和认知,让他们想象水稻亩产能达到两千斤,委实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只有二十一世纪的人才能明白,这并非是梦,早已实现。
    更何况,高产水稻乃系统出品,只要天不作怪,绝不会出任何意外。
    所以,另一方面,包拯也积极疏通河道,有备无患。
    免得夏季雨水暴涨之时,河水决堤,淹没良田。
    ……
    时光如梭,不觉一月过去。
    良田内的稻谷全都长出了新芽,地里绿油油的一片。
    尤其是种植了高产水稻的百亩良田,鹤立鸡群一般,格外突出。
    不但包拯,就连皇上、太后和范仲淹听说之后,都亲自莅临田间探望。
    瞧着委实有别于其他良田的新芽,赵祯喜出望外,激动万分:“包卿果然没有骗朕,今年高产水稻若能丰收,我大宋以后便再无忧矣!”
    悬着的心彻底落定了。
    “包卿真乃我大宋的福星啊!”李太后跟着附和了一句,脸上堆满了笑容。
    “母后所言极是!”赵祯道,“朕都不知该如何嘉奖包卿了!”
    包拯道:“陛下过誉了!”
    太后也笑道:“包卿的心思皇上还不明白么,他要的无非就是皇上的信任,只要皇上今后励精图治,任用贤臣,相信包卿便甘之如饴了。”
    “唔!”赵祯点点头,“还是母后了解包卿。”
    正当几人有
第(2/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玄学大佬替嫁后,成首富团宠重生1978:从北大荒深山挖药开始家父吕奉先我踩死条虫子,你说我屠了条龙?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逼她替嫁?福运全被真千金带走啦天武神帝综影视:男配才是金手指糟糕!我被矜贵的大小姐缠上了我助关羽永镇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