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去年征服了北极点的阿蒙森,虽然实现了毕生的梦想,但似乎探险家的热情依然炽热,已经开始准备挑战南极点。
究竟阿蒙森是否也能征服南极点,还是会改变历史,由英国的斯科特在南极点插上米字旗,实在令人好奇。
虽然斯科特最后以全员覆灭的结局收场,但至少他们也曾到达过南极点。
另一方面,就在几天前的4月27日,被保守派夺走君士坦丁堡的青年土耳其党重新夺回了首都,并废黜了奥斯曼帝国的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终于为长期动荡的奥斯曼帝国画上了句号。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保守派起义反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并屠杀了支持革命的亚美尼亚人,使奥斯曼帝国再次掀起血雨腥风。
当然,要说奥斯曼帝国的苦难就此结束还为时过早。
除非命运女神心血来潮偏袒奥斯曼,否则后年意土战争、再下一年巴尔干战争都会如期而至。
“说起来,福克也差不多作为技术人员成长了一层,该让他试着开发射击协调器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飞机几乎没有任何武装。
因为在空中进行战斗时,最有效的武器无疑是机枪,但若交给后方射手射击,由于飞机在空中高速进行特技飞行,命中率极低;而若在前方安装机枪,螺旋桨必定会被打碎。
至于安装在机翼上,这个时代的飞机机翼由帆布制成,根本无法承受机枪的重量。
因此,在世界大战初期,飞行员们只能在空中进行突兀的手枪决斗,而英国则尝试用“短点射降低打中螺旋桨的概率”这种奇怪的方法来开火。
最终,安东尼·福克于1915年解决了这个问题,发明了被称为射击协调器的螺旋桨同步装置。
不过,对于这一点,有说法称福克像是得到了神的启示,在48小时内就开发出了射击协调器;也有说法称,他是获得了雷蒙·索尔耶(raymond saulnier)安装在法国飞行员罗兰·加洛斯(roland garros)飞机上不完全的射击协调器后,才研究出了装置。
但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早在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