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电话,承载着锦风金融集团的希望与野心。
“王总您好,我是锦风金融集团投行部经理,我们对您手中持有的深发展银行股份非常感兴趣……”
“张女士,我们了解到您持有深发展 03 的股份,我们锦风集团有着宏大的规划,对于您这样的股东,我们会给予超乎想象的优厚待遇……”
另一位客户经理对着电话那头的张女士娓娓道来,语气诚恳而又充满诱惑。
每个电话都经过精心设计,针对不同股东的特点制定话术。
有的股东看重经济利益,他们就着重强调溢价收益;有的股东对银行未来发展抱有期待,他们便描绘美好前景;
还有的股东对平安集团心存疑虑,他们则巧妙地暗示平安集团的不确定性。
在深圳某高档小区,一位头发花白的退休深发展老员工正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接听着锦风的电话。
电话那头,锦风的客户经理耐心解释:
“我们承诺,收购完成后,将引入国际顶尖的金融管理团队,全面优化深发展银行的业务结构,提升盈利能力。
而且,我们还将为小股东们提供一系列优惠政策,比如优先参与新业务的投资机会,确保您的利益得到最大保障。”
客户经理一边说着,一边翻看着手中厚厚的文件,那是为这位老员工量身定制的说服方案。
老人犹豫道:
“可是平安那边…… 他们也做出过一些承诺。”
“平安现在麻烦缠身,”
客户经理语气笃定,适时递上准备好的材料,
“您看这份报告,他们在海外投资中存在大量违规操作,这对他们的声誉和未来发展都将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而我们锦风,一直秉持着稳健、诚信的经营理念,选择我们,就是选择更稳定、更光明的未来。”
客户经理的声音充满自信,似乎在向老人描绘一幅美好的蓝图。
类似的场景在全国各地同时上演。
锦风的收购团队日夜奋战,他们有的在办公室里对着电脑屏幕分析数据、研究股东资料,有的在电话中与小股东们进行着紧张的谈判,还有的亲自登门拜访重要股东。
每完成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