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也站起身来,忧心忡忡地说:“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霸凌者和受害者都需要专业的心理干预。霸凌者往往存在心理扭曲和认知偏差,需要深入的心理辅导来纠正。而受害者在遭受霸凌后,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心理创伤,如抑郁、焦虑、创伤后应激障碍等,需要长期的心理治疗和支持。我们建议在学校设立专职心理咨询师岗位,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帮助。同时,建立心理健康预警机制,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并提供个性化的干预方案。此外,还可以组织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叶书记认真倾听着每一个人的发言,不时与身边的工作人员交流记录,并不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问题和见解。会议结束后,他根据各方建议,迅速组织相关部门成立专项工作小组,明确各小组的职责和任务,全面推进解决校园霸凌问题的各项工作。
在完善法律法规方面,叶书记督促法律修订小组夜以继日地工作。他们深入研究国内外大量的未成年霸凌案例,结合汉东省实际情况,反复商讨、修改法律条款。在修订过程中,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召开多场听证会,确保法律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可行性。经过数月的努力,一套更加科学、严谨、人性化的未成年霸凌相关法律规定正式出台。新法律明确了不同程度霸凌行为的法律责任,对于严重霸凌行为,降低了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界限,并建立了专门的未成年犯罪教育改造机构,确保霸凌者在接受法律制裁的同时,能够得到有效的教育和改造。同时,新法律还强调了对受害者的权益保护,建立了完善的受害者救助和补偿机制。
学校层面,叶书记要求各学校制定详细、可操作、具有前瞻性的反霸凌实施方案。每学期开展不少于四次的反霸凌主题教育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司法人员、心理咨询师到校进行讲座,分享真实案例和应对方法。同时,加强教师培训力度,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反霸凌培训课程,提升他们对霸凌行为的识别、干预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