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员招募方面,叶天也有着周全的考虑。工人优先从叶家寨招募,这既能解决叶家寨村民的就业问题,又能让村民们积极参与到家乡的建设中来。如果叶家寨的人员数量不足,再从青枫镇进行招聘。这个策略旨在最大程度地利用本地的人力资源,同时也能让青枫镇的居民们对建设工程有更强的归属感。
针对镇上路况、学校建设、村民用水以及各村道路的问题,叶天与智脑仔细商讨后得出了一套完整且系统的解决方案。青枫镇的路况十分糟糕,道路坑洼不平,有些地方甚至难以通行,这严重阻碍了镇里的发展。学校建设也迫在眉睫,现有的学校建筑年久失修,教学设施陈旧落后,孩子们无法在良好的环境中接受教育。村民用水问题更是关乎民生的大事,水源的不稳定、水质的不佳以及取水的不便,给村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各村道路的状况同样不佳,这不仅影响村民的出行,也限制了各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叶天深知这是一个需要巨额资金投入的庞大工程。他打算自己捐赠一部分资金,其余的资金则通过贷款(由他自己担保)或者无息借出的方式来筹集,等到镇里有了税收之后再进行偿还。在教育方面,经过详细的预算,修缮六个小学需要600万资金,三个初中的修缮建设需要600万,高中则需要300万。此外,叶天还额外捐赠500万用于解决村民用水和灌溉问题。如此算来,这些项目上总共需要2000万的资金安排。道路修建也是重中之重,包括通往县城(30里路)以及到隔壁汉江省文山市(16里路)的道路。这两条道路的修建对改善青枫镇的交通状况、促进贸易往来和资源交流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一旦道路畅通,青枫镇将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小镇,而是能够与外界紧密相连,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计划制定完毕后,叶天找来丁义珍、副书记李明以及常委副镇长孙连城共同商量应对的策略。他深知要想让青枫镇的建设得到更多的支持,仅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他向三人详细阐述了自己的计划和想法,沟通让他们三位前往县城去“哭穷”,期望通过这种方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