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纶目光如炬,盯着传令兵问道:“这信怎无印信?消息从何而来?”
传令兵赶忙解释道:“大人,是这样的。朝廷新修建了一种名为光学信号塔的物件,通过它传递消息,速度极快。京师的消息,半天不到就能传到登州。如今,这信号塔正往辽东和朝鲜方向修建,日后,说不定咱们在倭国的消息,一天之内就能送达京师。”
“此次消息,便是通过光学信号塔传来,故而未及加盖印信。正式的消息,由快马传递,还需要等个把月才能送到。”
谭纶听闻,不禁大喜。他深知,如此便捷的通讯方式,对前线战事将产生巨大的影响,能让他们与朝廷保持紧密联系,及时获取指令,把握战机。
高兴之下,他立刻吩咐道:“快,将戚将军和俞将军请来!”
不多时,戚继光与俞大猷匆匆赶来。
两人进入营帐,见谭纶面带喜色,心中好奇。戚继光率先问道:“谭将军,如此匆忙唤我二人前来,可是有何要事?”
谭纶笑着将信件递给二人,说道:“二位将军,且先看看这朝廷急讯。”
戚继光与俞大猷接过信件,仔细阅读。读完之后,二人也是疑惑。
从信件中看,这是朝廷对他们上次的奏章回复,但是,计算路程来说,朝廷的答复绝对没有这么快的,这让他们有点想不通。总不能是朝廷未卜先知,提前知道了他们的奏章内容,然后提前发来了消息吧?
谭纶一见他们的表情,就知道他们在疑惑什么,便笑着给他们解释了一遍。
俞大猷听了,不由得感慨道:“这光学信号塔当真神奇,有此助力,我军如虎添翼啊!”
戚继光点头称是,说道:“确实如此。不过,朝廷询问我军是否要轮换,不知谭将军意下如何?”
谭纶目光坚定,看向二人,说道:“二位将军,我意是不需要轮换。如今我军士气正盛,且已制定好作战计划,若此时轮换,恐影响军心,也不利于战事推进。不如一鼓作气,争取彻底解决倭国问题,再班师回朝。二位以为如何?”
戚继光与俞大猷对视一眼,齐声说道:“谭大人所言极是,我等愿听大人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