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紧张的战局中,周德威,一位智勇双全的将领,派人向李嗣源传递了一条至关重要的情报。他说道:“契丹大军号称三十万,马牛之数更是无法估量。然而,近来他们因粮草匮乏,食用的羊马已经超过了一半,安巴坚(即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对此极为不满,责备了卢文进,对来此征战深感后悔。此刻,契丹的精锐士兵都分散在四处射猎,安巴坚的帐前兵力不足万人。这正是我们出击的最佳时机,应当趁夜派出奇兵,偷袭他们毫无防备之时。”李嗣源听后,深感此计大妙,于是将此事详细报告给了李存勖李存勖。
然而,《辽史·太祖纪》中对此事的记载却略有不同。它提到,在四月时,契丹大军围攻幽州,却始终未能攻克这座坚城。到了六月乙巳日,契丹主望见城中有像烟火一样的气息升起,心中暗自思量:“现在还不能攻打。”原来,当时天气大热,且多雨,对于攻城作战极为不利。契丹主于是审时度势,决定撤军,留下卢国用守卫幽州,以确保这条重要的北方通道不被切断。
时间转眼到了秋七月辛未日,李存勖再次做出了重要的军事部署。他派遣李存审领军,与李嗣源在易州会合,步兵骑兵共七万人,声势浩大。这三位将领都是当世的豪杰,他们共同谋划,决定采取一种隐秘而迅速的战术。他们让士兵们衔枚束甲,沿着山涧河谷行进,直抵幽州。这样的行军方式,既能够掩藏行踪,又能够迅速到达目的地,给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八月甲午日,他们从易州向北沿着山路行进。李嗣源率领三千骑兵作为前锋,如同一把锋利的尖刀,直插敌人的心脏。庚子日,他们沿着大房岭向东行进,距离幽州还有六十里。就在这时,突然契丹一万骑兵赶到,如同狂风骤雨般席卷而来。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敌情,李存审、李嗣源并没有丝毫的慌乱。他们奋力抵抗,与契丹大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