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成功修复量子波动能源中枢后,他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整理和优化技术资料上。
他知道,蓝星能否在短时间内利用这些技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传输的资料是否足够清晰和完整。
“就当我是一颗螺丝钉吧,卡在这里,不能掉,也不能断。”叶暗叹了口气,继续投入到工作中。
尽管孤独和疲惫时常袭来,但他从未想过放弃。
他知道,自己在垃圾星上的每一分努力,都是为了蓝星的未来,也是为了那一丝可能的回归希望。
蓝星的科研团队正如火如荼地将叶暗传输的技术转化为实际成果,而蓝星社会的各个领域也逐渐感受到这些新技术带来的变化。
能源供应的逐步恢复让许多停摆的项目重见曙光,而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便是航天领域的重启。
在蓝星北部一片荒凉的工业区内,一座全新的vpec能源站正在试运行。
这是蓝星历史上第一座基于叶暗技术建造的能源装置,也是蓝星走向技术复兴的起点之一。
站长卡洛斯站在主控制室里,盯着眼前的屏幕,监控装置的每一个细节。
能量数据稳定上升,转化效率达到了78,比实验室的初步模型又提高了6个百分点。
“这效率真是奇迹!”卡洛斯喃喃道,眼中满是惊叹。
他的助手莱娜一边调整数据参数,一边汇报:“如果按照这个效率,预计整座能源站可以为北部区域供应至少60的电力需求。这还只是第一阶段,如果进一步优化,或许可以完全覆盖!”
卡洛斯点了点头,随即转向团队说道:“但我们不能自满。叶暗传来的技术远远超出我们的认知,我们只是刚刚开始吃透它的一部分。现在的一切,还只是个开始。”
能源站的启动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关注,各大媒体纷纷报道这一突破性的成果,而普通民众的生活也因此逐渐恢复了活力。
北部一座小镇上,居民们第一次在夜晚重新看到了稳定的电灯光芒,街道上的灯柱也再次点亮。一位老人望着明亮的夜空,激动地说道:“这是多年来第一次,我看到灯火比星星还亮。”
孩子们在街头欢呼雀跃,工厂重新开工,停滞的列车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