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让他惊喜的是,装置的能量输出十分稳定,即便在高负载情况下,也没有出现任何波动或异常。
这意味着,未来他可以将更多的设备连接到这台装置上,从而进一步提升避难所的整体性能。
叶暗站在装置旁,看着那不断流动的蓝色光芒,心中充满了期待。
叶暗决定进一步探索vpec能源装置的深层机制。
根据前哨三号留下的日志,这台设备本身就是由极为精密的量子级材料构成,远远超出了蓝星目前的科技水平。
他已知这台装置可以转换低效能源,但具体的能量转化方式和过程仍然是个谜。于是,叶暗再次调出面板,逐渐解锁更多功能模块。
他使用了一个全新的操作指令,让装置进入“深度分析模式”,意图从分子结构和原子层面入手,分析其能量转化过程。
在激活了这一模式后,装置内部的蓝色光芒愈加明亮,伴随着一阵低频的共振声,屏幕上的数据开始变化。
【能量转化过程】
- 粒子状态:亚原子粒子相变模式。
- 能量回收机制:通过量子缝隙引擎,破碎性吸收低能量物质的动能,通过量子纠缠波动进行能量相位转换。
- 能量存储方式:能量被压缩并存储于量子储能单元,输出时通过反应式等离子体流动释放。
叶暗对这些数据进行了深度分析后,终于明白了vpec装置的工作原理。
这台装置的核心并不依赖传统的燃料,而是通过一种几乎无法理解的“量子缝隙引擎”实现了能量的提取和转换。
这种引擎可以吸收周围的低效能量,包括动能、热能、甚至是垃圾星上看似无用的放射性微粒,将其在亚原子层面重新排列,通过量子纠缠的特殊机制进行转化。
最终,能量被压缩到极高的密度,存储在核心的量子储能单元中,并以等离子体形式释放。
“这……简直就像是一个小型恒星反应堆,不,这可比核聚变厉害多了。”叶暗喃喃自语,心中震撼无比。
他不禁想起蓝星目前的能源技术,最高效的装置也不过只能做到60左右的转化效率,而这台vpec装置竟然接近完美的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