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由智能机器人完成,工艺和技术都是纳米级别的,少量稀有贵重金属合金加上硅板就可以完美完成。玻璃船启动前,纳米机器人开始进行最后的调整。
电动机边缘的方向舵又增加了几个方向,确保玻璃船能够具备潜入水下的功能。探测器探测海底会有很多干扰,人类一般用声纳进行探测,星巢基地则是直接进行暗物质扫描。
星巢基地不能动,发射探测器也容易被幽魂舰队发现。李月选择直接让玻璃船潜水进行探测。玻璃船按照命令开到海面上,在距离岛屿几十米后,开始下潜。
下潜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星梭号那种,直接把自己推进海里。另一种是反重力,也就是给舱室灌水,增加玻璃船密度,形成自身承受的重力变化。
玻璃船刚进入水下就出现大量的鱼群,水的深度不同,鱼的种类也不同。海床上全是各种藻类植物,还有一些水生动物在海底爬行。随着航行继续,很快就进入深海区。
深海区完全看不到海底,下潜到一定深度后,周围都漆黑一片。玻璃船内携带了声纳系统。此时就镶嵌在玻璃船的底部。随着声纳发出次声波,并出现回波,接收设备很快就通过回波测绘出海底的地形。
声纳反馈的信息很快就传到李月的终端显示器上。在显示器上,岛屿就像是山顶,海底下看到的是一块大陆上耸立的无数的高山。山高的就是大岛。
比较小的山根本就不会超出海面,在海面下,仿佛一个全新的世界。玻璃船持续下降,很快上面就发现一个奇怪的区域。李月在奇怪区域被发现后就第一时间下达近距离查看的命令。
玻璃船上的雷猿看到的依然是黑漆漆的海底,他们的声纳上显示的是一些模糊的东西。很显然玻璃船上的分析能力不行。同样的信息传输到星巢基地后,得到的信息更加全面。
李月看到的信息就是星巢基地分析后反馈回来的信息。这里是一片残垣断壁,看上去就是某种文明建筑,因为年代久远而荒废的样子。玻璃船没办法悬停。
控制玻璃船航行的方式是电动机,而且是雷猿提供的电力。雷猿身体发电,实际上是很难控制力量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