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3)页
难作业,每一个动作都显得吃力。
    林羽和一位名叫张大山的工人交谈起来:“大山,你觉得我们该集中力量救太阳,还是先顾好地下生活?”张大山正费力地搬运一块沉重的建筑材料,听到林羽的话,他直起身子,憨厚地挠挠头,脸上露出质朴的神情:“俺不懂啥大道理,就想着能活下去。要是能让太阳回来当然好,可要是没把握,还是先把咱这地下家园建好,心里踏实。在这冰天雪地的,俺就盼着能有个暖和、安全的地儿住。”
    在另一座城市的科研所,实验室里摆满了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闪烁的灯光和复杂的线路交织出科技的氛围。年轻的研究员李悦正专注地盯着显微镜下的样本,听到林羽和苏瑶的问题,她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眼神中透露出对科学探索的执着:“我觉得得试试拉回太阳。不然就算能在地下活一阵子,以后咋办?地球没了太阳,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我们不能放弃这个努力,说不定就成功了呢。”
    走访结束,林羽和苏瑶意识到,民众想法和联盟会议上的分歧一样。他们回到总部,再次召集会议。林羽将走访情况详细说明后,提出一个折中的方案:“我们先将30的资源投入‘太阳牵引计划’,进行前期研究和关键技术验证;其余资源全力投入地下庇护所建设、耐寒作物培育和生存保障技术研发。若‘太阳牵引计划’有重大突破,再逐步增加投入。这样既能给‘太阳牵引计划’一个机会,又能保证当下人类生存有足够资源。”
    经过激烈讨论,这一方案最终获得通过。“太阳牵引计划”科研团队迅速组建,开始了艰难的探索。与此同时,地下庇护所建设全面提速,无数工程队日夜施工。大型挖掘机在冰面上轰鸣,将坚硬的冰层和冻土挖开;起重机挥舞着巨大的吊臂,将建筑材料精准地吊运到指定位置;工人们不畏严寒,在脚手架上忙碌穿梭,一砖一瓦地搭建起地下城市的框架。
    在“太阳牵引计划”的实验基地,科研人员们绞尽脑汁。制造巨型引力装置,需要一种极为稀有的“星耀晶体”,地球上储量极少。为获取足够的晶体,一支太空探索队乘坐最先进的飞船,前往小行星带。
    飞船在浩瀚宇宙中如沧海一粟,孤独地航行。队员们时刻警惕着小行星撞击和宇宙辐射。在漫长的旅途中,他们的精神始终
第(2/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穿成影后后妈终极:绝世武尊被父亲夺舍,重生后我成就无上至尊热痒盗墓:吴家的团宠小恶霸你是我的鹊桥归路我死当天,顾总和白月光订婚了我的抗战有空间骄宠天下刚武考完,你杀成修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