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3)页
    对外战争大胜,打出了十几年的太平,刘启可以腾出手来解决一下内部的问题了。
    自七国之乱平定后,内部宗室的力量大减,虽说再也威胁不到朝廷了,但他们仍然有着很强大的自主权。
    这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官员任命权。
    刘邦建立这些诸侯国时,为了让他们和朝廷深度绑定,刘邦便把诸侯国内官员的任命权下放给了诸侯王。
    诸侯国内除了丞相、御史大夫这样的官员,诸侯王都可以自己任免的。
    诸侯王自己任免,提拔的肯定都是自己的亲信,他们绝对是忠于诸侯王自己的。
    但这许多官员吃的是朝廷发放的俸禄,等于说他们吃着朝廷的钱,还效忠着诸侯王,朝廷这不是亏大发了吗?
    对于地方诸侯王的官员任命上面,刘启有两个改革方案。
    一是将地方上的官员任命权收归中央,他们的俸禄由中央统一发放,地方诸侯王不再牵扯这方面的具体事宜。
    二是将封国内官员任命的权力放归诸侯王自己,这些官员的俸禄也由他们自己发放,朝廷不再插手。
    这两种改革方式各有好处,但刘启更倾向于第二种。
    要选择了第一种,现在就得由朝廷出钱给这些官员发放俸禄,这是实打实的眼前利益,刘启并不想出这笔钱。
    但苏云作为现代人,自然明白这其中的利害关系,这第一种虽然现在要出一部分钱,但是将地方官员任命的权力收归了中央,这可是一个长久的利益,有利于国家强化中央集权,自然是朝廷的不二选择。
    经苏云劝说后,刘启也明白了其中的利害关系,最终还是决定按照第一种方式改革,强化中央集权。
    ————————————————
    官员任命的权力是一件长久的事情,当今削弱诸侯王权力最需要直面的,还应该是诸侯王手中的军权。
    他们的王府中仍然有着很多的私兵,对地方的控制权非常大,这远远脱离了皇帝的掌控,皇帝自然不愿意。
    刘启下诏,对地方上的诸侯国所拥有私兵的数量进行限制,按照诸侯国面积的大小对私兵进行了规定,削弱了他们的兵权。
    削弱他们的军事实力后,刘启又盯上了他们的钱袋子。
  
第(1/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怪物少女的末日恶行李天命沐晴晴乖巧面具撕碎那天,全网求我别黑化洪荒:开局拜师接引,准提骂我无耻?王婿女帝撑腰,我仗剑无敌麒麟肾不结婚生子,你非要举世无敌?拿我换城池,我走了将军哭什么?守寡三年重生,全京城跪求我别杀了八零,易孕美人被植物人老公亲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