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云明白,刘彻在朝中一举提拔了诸多属于自己的亲信,扩大自己的势力,刘启这是忌惮起刘彻来了。
因为皇权的神圣性,怕是除了朱元璋以外,没有一个皇帝不忌惮自己的太子。
皇帝就是皇帝,敏感多疑、刻薄寡恩这都是皇帝应该有的代名词,更何况刘启是将这两个词演绎到极致的皇帝。
“话是这么说,但朝中大多数都是尊崇道家无为而治的官员,刘彻这么一搞,突然插进来许多尊崇儒术的官员,他们之间必然矛盾重重,我可以不计较,但太后那儿可不好说啊!”
刘启说的不无道理,战乱时期可以提倡百家争鸣,可战争一结束,国家要统一思想,只能有一个思想占据主导地位,否则遍地开花,国家就不好管理了。
“既然如此,不如公开举行一次儒道之争,让朝中信奉道家的人和信奉儒家学派的人做一次辩论赛,看看最后谁能取胜。”
刘启大喜,“好主意啊!他们之间到时候无论谁赢都会获得群众基础,等他们辩论个水深火热的时候,朕再出手干预,到时候谁也说不了朕的不是。”
“你先别急着高兴。”苏云开口打断了他,“这场辩论赛你的想法很关键,你是支持道家,还是支持儒家呢?”
刘启沉默了半晌后,主动站了起来。
“信道家还是信儒家不重要,重要的是朝廷也该变变了,皇帝就是皇帝,朕就是皇帝,朕的儿子也是皇帝,若一直被臣子掣肘,那皇权不就被架空了吗?”
刘启的没有点明,但话说得已经很清楚了,苏云点了点头,便下去准备了。
——————————————
刺杀一案基本落下,朝中官员被清洗了一部分,但刘彻懂分寸没有大开杀戒,大部分功臣集团还是活了下来。
不过那些联络匈奴人的官员,几乎没有活下来的,刘彻对匈奴人可是恨之透顶的,自然不可能放他们一马。
刘彻和他们斗智斗勇也是成长的过程,这过程是宝贵的。
朝中又回到了以往的正轨,不过这一次事情让他们老实了很多,都开始静下来为朝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