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底,西北角靠大学的小房子终于租出去了,包老板做主,还涨了二十块,以三百二十块一个月的价格租给南洋来读书的一家人。
包老板原话说是:“那地方本来就没有什么好学校,加上做生意还是这边方便,就一家子都过来了。看着好像还在看房子,租也只租一年,所以我私自把价格提高一点,这样后面空置一两个月再找房客也不亏钱。”
主要还是施家租房子,没有顶手费,这就比别人家少好多费用。虽说顶手费会退,但是动辄几千块,人家宁愿凑一凑直接买房了。
两处地方共三套房子,一共收租一万一千零四十块钱,把施铭芳喜得不得了,连说还是买房出租收益好,稳定!
“那也是有钱先买了房子才行,又不是白来的。”
桂婶翻白眼,让施铭芳安静歇着。她正在家教徐中元和安炳胜拉面条,甩得桌子梆梆响。
“随便做点就是了,非要拉面条干什么,这倒什么时候能睡觉的?”
明天六月一号她得早起,不过不是为了过节,而是出版社拿钱,她五月口袋里没余钱可真不习惯。
“教一教,等过几天炳胜能上手了,我也好歇一歇缓一缓的。”
苏家的店铺看着生意越来越好,桂婶也嫌累的慌,安炳胜来这马上要一年了,总得学点东西嘛。
苏太太和桂婶看安炳胜也越来越满意,无他,听话。学徒不听话,那就不能要,就怕没学到什么再砸了自己的招牌的。
六一一大早,施铭芳哼着歌曲就坐车去出版社,桂婶都没眼看她,只对施燕云说:“你妈这次拿钱肯定又不会给你。你学校回来盯着点,先把端午节的礼物给准备上,没几天了!”
现在翻译的稿费基本固定,一般就七八百,一来法文翻译慢,二来施燕云来回坐车耽误时间,作业也多,留给她翻译的时间不够,施铭芳不敢接特别多的稿件。
不过一个月稳定在七八百也很多很多了,毕竟有些人只自己一个人翻译,也不过四百多块钱。为这个,苏编辑明里暗里夸赞施铭芳不少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