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和长公主吓得不轻,忙推开内侍进去,好在倒在地上的是景惜云,并非皇后。
这一巴掌是皇后打的,景惜云哭倒在太后怀里,捂着脸哭诉她这些年的委屈,把老人家的心肝儿都哭碎了,唯独皇后一脸冷漠地站在一旁,指责着景惜云心狠手辣,枉顾人命……
宣德帝看着这一幕,始终不发一言。
景惜云刚找回来那会儿,朝中便有不少质疑她身份的言论,验证过她手腕上的胎记以及一番滴血验亲后,她的名字这才被正式写入皇家玉牒。
但五年过去,质疑她的身份的声音小了,却没有消失,只是无人不敢在帝后面前说罢了。
今日景惜云在皇后这儿受了气,偏偏在这时候听到有人质疑她的血脉,以她的脾气,如何咽得下这口气?当场杖毙那两个宫女已是轻的了。
这一切都在淑妃的预料之中,她没想到此事会传到宣德帝耳中,太后赶来的也及时,话里话外都在护着景惜云,那两个宫女妄议皇室血脉,死的不冤。
折了两个宫女进去不算,最后反倒成了淑妃管教下人不当。
太后厉声斥责了淑妃和皇后,带着景惜云回宫,此事就这么翻篇了。
回到宁寿宫,太后只字不提景惜云杖毙宫女的事儿,底下人的命最不值一提,草席一卷日后也不会有谁记得。
太后不满的是皇后对景惜云的态度,她觉得是皇后这些年对景惜云太过严苛,才给人留了话柄。
连底下宫女都敢在背后议论皇室血脉,还不知民间百姓如何编排呢。
不去想这些糟心事儿,太后温声宽慰在她怀中哭的泪流满面的景惜云,“我苦命的惜云啊,他们都不疼你,祖母疼你……”
荣和长公主看不惯太后对景惜云无止限的纵容溺宠,“母后,死的虽然是两个宫女,那也是两条人命,那两人也没说错话,就不说惜云这张脸了,她这一身的臭毛病,哪有半分皇后的影子?”
埋在太后怀里的景惜云哭声霎时一止,红着眼眶说道:“长的不像母后倒是我的错了?那村姑倒是长得像母后,那又如何?血脉是刻在骨子里的,母后再怎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