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4/5)页
四个方位。
    如何将铜钟运过去,倒是让熊洪有些头疼。
    毕竟近五千斤的重量,普通的马车和牛车根本承受不住,别说运走了,不被压散架就说明车子质量非常好。
    为了解决运送的问题,熊洪等人只能另辟蹊径,利用路上的积雪,制作了一个比爬犁大上很多的雪橇,前面由几匹马一同拉着,缓缓地向部落走去。
    吊装是在下午,吃过饭,几乎所有的族人都从围墙里出来,聚集到了旷野上,围观安装铜钟的场景。
    钟鼓楼所在的位置,只是一个还没有打地基的院子,目前才把楼的主体建设完工。
    楼体底部是个正方形,边长六米,高度在八米左右,因为要承受铜钟和上层建筑的重量,底部全部用坚硬的石头和泥浆等砌成,墙体厚度则按照熊部落的建筑标准,达到了一米二厚;
    钟楼分为三层加一层,底部是安放滴漏的地方,用于计时;院子里规划了一处放置日晷和圭臬的地方,用于校正时间是否有偏差;
    第二层则是敲钟人休息的地方,同样有个滴漏放在中间,用于早晨和晚间的敲钟时间参考。
    第三层就是放置牛皮大鼓的地方了,大鼓的声音也可以传很远,而且配合着钟声,也能传递更多的信息给远方的族人;
    而在三层往上,则是一处类似亭台的地方,以房间的四棱为柱,做成了四面开窗的阁楼样式,平时窗户都开着,到天气不好或者夜晚的时候,就会把窗户关上,延缓铜钟的锈蚀。
    有了铜钟如果不放上去,熊洪总觉得有些遗憾。所以当铜钟运送到部落的时候,他便没有怎么耽误,直接让人把铜钟运送到了钟楼这边。
    巨大粗壮的木架,在族人们的搭建下,形成了一个简易而有效的吊装设施,通过顶部安装的滑轮,十几个强壮的族人一起用力,一点点地把铜钟给吊了上去。
    还好顶部的空间够大,虽然钟楼越往上修面积越小,但在四楼也有个三米五宽,足够站下十几个族人,早已等候在此的族人们,将铜钟身上绑着的绳子使劲拉住,在底下族人的配合下,将铜钟放置在木板上,木板下面则铺了一层圆木杆,在木杆的滑动下,将铜钟移到了吊钩下方。
    吊钩并不是压在墙体上,而是两侧都有一个厚实的砖柱,把用
第(4/5)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爹爹开门,系窝呀!被赶出豪门,假千金马甲捂不住了断绝关系后,我一秒涨一虫成虫族天灾!机械末世:我的机甲有亿点强五,六十年代我在东北上山下海肆意招惹最狂邪医柯南:不是,你怎么不按套路出牌饥荒年,我家超市养活皇族女眷七零:踹开渣夫,我被纯情汉宠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