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牲口中,能够成为畜力的有多少?”
熊洪知道,每年在牛马谷方向,都会对野马、野牛进行捕捉,并且今年从白骨洞营地那边也迁徙了不少回来,部落的牲口规模会越来越庞大,他更关心畜力的问题。
“目前驯化好的牛,包括正在用的,有900余头,驴子多一些,差不多1500头,马420匹,再给一段时间的话,到明年春耕,还会有几百头可以算上。”
对于驯化了几年也没有改变的牲口,熊洪等人除了留下少部分用于繁殖外,其他的雄性牲口,差不多都会被宰杀吃掉,所以现在留下来的这些牲口,基本上都是有被驯化的潜力。
而且牛马谷那边,每年都会向西北方向探索,去寻找更多的野牛野马,并想办法捕捉回来。光这里,每年都能额外再提供两三百头驯化好的牲口。
“我也要补充一下,围墙周围的几十处家猪养殖场,也有快2000只了,也需要及时宰杀。”熊石说道,“这些家伙现在都很能吃,尤其是被劁过的,都长的很胖。”
部落最早养殖的动物,就是这种野猪,经过这几年的不断选种与养殖,外加劁猪的办法,这些家伙基本上过上了混吃等死的日子,每个都很胖,比当初它们的祖先要胖上两三成。
它们对食物也不挑,外加还保留着不少野猪的基因,对环境的适应和疾病的抵抗也强上不少。
但熊洪还是清楚,“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如同家禽养殖,熊部落对家猪的饲养,也是分散在好多个地方,每个地方最多的,也就养上不得超过一百只,而且全部是散养,将田地附近提前清理出来的树林、果林用栅栏围起来,专门有人负责投喂食物。
并且,一旦发现有野猪出现生病的现象,立马隔离,并安排伤病坊的族人予以救治——没错,伤病坊不仅给族人看病,也兼任着兽医的职责。
“嗯,具体的屠宰计划,你们安排就行。”熊洪点点头,天气也越来越冷了,是时候宰杀一些牲口,用来腌制咸肉和晒成肉干储存起来,等到大雪封山或者明年与其他部落交换。
一整天的时间,熊洪总算和大家把过冬物资的分配以及接下来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