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干草、木料以备搭建临时住所;或深入山林,采伐坚固木材制作运输工具。
一时间,大唐上下一心,物资如涓涓细流汇聚成河,向着长安收集而来。
李夜眼神坚定,直接唤来苏烈,沉声道:“苏烈,你率三千卫士,
即刻整备行装,此行责任重大,务必确保太子殿下安全无虞。”
苏烈闻言,眉头一挑,眼中闪过坚毅之色,抱拳道:“遵命!将军放心,
苏烈定以性命相护,不让太子殿下有丝毫闪失。”
随后,苏烈转身,大步流星地走出营帐,号令声此起彼伏,三千卫士迅速集结,
铠甲在阳光下闪耀着冷冽光芒,马蹄声如雷鸣,尘土飞扬。
与此同时,李承乾在杜如晦的陪同下,正认真听取救灾细节,
眉头紧锁,神情专注,仿佛已预见到即将面对的种种挑战。
杜如晦也是看着李承乾长大的,所以一直都把他当成自己的后辈,
所以在教育他时也是倾囊相授,不遗余力。
此刻,他耐心地讲解着救灾的每一个步骤,手指轻轻敲打着案几,眼神中满是期待与教诲。
他声音温和而有力,道:“救灾之事,首在民心。
殿下需亲自下访,了解百姓疾苦,方能真正解决问题。
再者,粮草分配需公平,药材使用需谨慎,切莫让奸人有机可乘。”
说着,他缓缓站起身,走到李承乾身旁,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眼中满是信任与期许。
李承乾铺开一张巨大的羊皮地图,上面密密麻麻标记着受灾区域。
他手持毛笔,蘸满墨汁,在地图上仔细勾勒,规划着物资流向。
每划一笔,他的眼神便凝重一分,仿佛在与灾情进行着无声的较量。
杜如晦站在一旁,不时点头赞许,偶尔伸手一指,提出更细致的调整建议。
两人身影在摇曳的烛光下显得格外专注,空气中弥漫着紧张而有序的氛围。
李承乾眉头紧锁,时而沉思,时而快速落笔,地图上的标记渐渐丰满起来,宛如一幅生动的救灾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