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步步为营,皆为江山社稷考量。你觉得这长安城里发生的事你觉得能躲过他的眼睛?
故而,你终究还是稚嫩了些,以为掌控了锦衣卫,
便能将大唐的每一寸暗角尽收眼底,唉……这份纯真,世间少有,却也易伤。”
李夜闻言,目光瞬时抬起,望向李靖,急切问道:”那么,父亲,我眼下该如何?“
李靖嘴角勾起一抹温和的笑意,缓缓言道:”目前来看,陛下对你仍心存庇护,此乃你的福祉。
你需尽快入宫,将近日所作所为,一五一十地向陛下禀明,连同那些行为背后的缘由,也要坦诚相告。
切记,与陛下之间,不容有丝毫嫌隙,否则,在这繁华大唐,你恐将步履维艰,难以立足!”
李夜听了李靖的话,郑重地点了点头,出门吩咐随行的侍女:
“去后院请李谨先生速来前厅,我们准备要回府了。”
侍女应声而去,脚步轻快,李夜整理了一下衣襟,再次向李靖行了一礼,眼中满是感激之色:
“父亲今日的教诲,孩儿铭记于心。”
言罢,他缓缓转身,步伐坚定地走出主厅,准备在后院出口等待李谨。
阳光透过云层,斑驳地洒在他的背影上,拉出一道长长的影子。
李靖望着李夜离去的方向,嘴角勾起一抹温和的笑意,轻声自语:“夜儿,愿你快些成长。”
随后,他轻轻摆了摆手,转身步入主厅,继续品香茗去了。
待李夜等到李谨时,发现李谨眼眶微红,仿佛刚经历过一场情感的洗礼。
阳光斜照,为李谨的面容镀上了一层柔和的金辉,却也映出了她眼中未干的泪痕。
她轻轻拽着衣角,手指微微颤抖,显是与母亲话别时,心绪难平。
李夜见状,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酸楚,轻声问道:“谨儿,怎么了?
与母亲说了什么贴心话,竟让你如此动容?”
李谨抬头,目光与李夜相遇,嘴角勉强挤出一丝微笑,却难掩眼底的哀伤,
低声道:“无碍,只是些女儿家的私房话罢了。”言罢,她轻轻摇头,似是不愿再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