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传了?这么重要的书怎么会失传呢?这里面记载着重要的农业生产知识和技术。
只要脑子不是坏了就不可能让这本书失传吧。”
克里斯蒂亚娜听到王修缘的话觉得匪夷所思,这么重要的东西无论任何时候都不可能让它失传的,尤其是对于一个农业国家来说更是如此。
可偏偏就有这么一个国家办到了,谁看了都要直呼你们这些人真牛逼。
王修缘也是苦笑不已:“这个事是真的,我没逗你,这是事实。
在外人看来华夏自古以来是一个农业国家,一定会特别重视农业生产才对。
没错,华夏民间以及统治者也会是这样做的,但是华夏出了一个满清王朝,这个王朝干的脑残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满清有个叫乾隆的皇帝,此人好大喜功,想修出一部超越《永乐大典》的旷世奇书。
于是从乾隆三十八年到乾隆五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773年到公元1792年这十四年时间内。
乾隆修出了一部四库全书,并且借着这个机会,将他们认为不利于清朝统治的书籍全部销毁了。
据历史记载有近三千种六七万部以上,在王彬主编的《清代禁书总述》中记载【有清一朝,禁书有三千二百三十六种,数量接近《四库全书》】
这就相当于修了一部书,毁灭一样多的书。
要是真这么简单就算了,满清还胡乱改内容,在那瞎编。
比如岳飞写的千古名篇《满江红》有一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满清是个马上民族,对匈奴、胡虏这种字眼很敏感。
这就像女人要求相亲对象在一米八以上,那么身高低于一米八的男人就会想身高低于一米八怎么了,有罪?会很不满。
而男人会要求相亲的女人年龄在二十五岁以下,超过这个年龄的女人会破防是一个道理。
所以满清统治者在《四库全书》中把这句改成了壮志饥餐飞食肉,笑谈欲洒盈腔。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描述金人、元人屠杀汉人的历史遭到了删减、改写是很正常的操作。
最可惜的是《农政全书》这种利国利民的书被焚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