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分傅明彦依然给了假信息。
“我预考是侥幸通过的,不过高考我觉得我考的不错,尤其是我有点英文基础,我第一志愿是北京大学,第二志愿其实是更有可能录取的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
“选择走英语并不代表我英语很好,只是我觉得英语很多人都不会,我只要稍微高一点,可能就可以压过很多人。”
“要是真的能上第一志愿,要是可以去北京大学,我笑也笑醒了,太难了,能去北京就很好,如果不能去北京,那我估计和玉惜也没有后续。”
“她对我是有感情的,但是她的父母和我约定过,如果我可以考去北京可以和她继续走下去,如果考不到北京,恐怕我和她的感情也就到了尽头。”
在摇摇晃晃的巴士上,傅明彦想着过去自己所做的布置,他几乎可以肯定那封来自北大的录取通知书落到了于学文的手中。
·
从村庄到镇上,镇和镇之间坐巴士,傅明彦最后回到熟悉的村子。
傅明彦进入村子的时候,正好有人背着箩筐要离开。
那是知青点的负责人王恩。
王恩看到了傅明彦,大跨步走了过来,对着他拍了拍肩膀,“你回来了!”
在这个村子里下乡了六年的王恩,身上本来已经没有了城市人的影子,繁重的农活压在身上,除了不曾结婚,他已经像是个真正的农村人了。
而现在王恩虽然还背着箩筐,身上却又有了一点城里人的派头。
他的头发用了一点油往后固定着,脚下也踩着的是皮棉鞋。
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一种昂扬的激情,那是77年通过高考,改变了命运大学生的自信感。
上辈子的王恩并没有考上大学,这辈子有顾玉惜的资料,一切都不一样了。
“傅明彦同志。”王恩重重地握住了傅明彦的手。
王恩在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心中也是感慨万千,他总觉得自己是不应该拿到这份录取通知书的,而现在他拿到了。
他把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最大功勋归于顾玉惜,要是没有顾玉惜的参考资料,他觉得自己很有可能会落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