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3/4)页
,直到穿越,整整13年,一年不多,一年不少。
    坏了,他知道孙傅为何这么激动了,唐宋元明清,中间差着几百年呢。
    这时候还没有于谦呢,完了,完了。
    自唐代以来,就有诗赋取士的传统,也就是说只要你作诗做的好,就可以当官。
    靖康之难后,宋朝的科举制度才经历了一些变化。
    高宗君臣在流亡逃难途中开始认真思考北宋灭亡的原因,并对科举制度进行了反思和调整。
    这才取消了诗赋取士。
    赵元恨不得给自己一巴掌,闲着没事拽什么文,逃跑计划难度又增加了。
    孙傅见状,面色一沉,语气也变得严厉起来:“既读过书,为何不投身科举,反而在军中效力?”
    此言一出,周围禁军将士纷纷戒备,刀剑出鞘,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赵元心头一震,知道如果回答不好,就要脑袋搬家了。
    在宋代,文官地位高于武将,社会普遍重视文官而轻视武将。
    这种重文轻武的现象在宋代尤为明显,主要体现在文官和武将的地位、待遇以及升迁机会等方面。
    宋代重文轻武的原因主要源于开国皇帝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
    通过解除武将的兵权来防止武将谋反,从而奠定了宋代重文轻武的基础。
    赵匡胤担心武将拥兵自重,因此通过解除武将的兵权来确保皇权稳固。
    这一政策被后世的皇帝不断强化,导致文官地位逐渐上升,而武将地位则相对下降。
    宋代文官的地位非常高,甚至超过了历代王朝。
    文官不仅在政治上享有高地位,还在经济上获得优厚待遇。
    例如,文官有机会被封为王,这是历代罕见的荣誉。
    相比之下,武将虽然立下显赫战功,但地位仍然较低。
    一个人弃文从武,世人很难理解。
    何况赵元刚刚做出这样一首词来,明显的参加科举远比进入禁军当个炮灰要合理的多。
    “大人有所不知,姐姐不是病逝,而是被黄头奴破城,射杀而死,自姐姐去世后,我就暗暗发誓要杀绝金贼,为姐姐报仇!”
    (黄头奴----宋朝对金人的蔑称。)
    赵
第(3/4)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3366洛尘张小曼洛尘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逼她替嫁?福运全被真千金带走啦我扶你君临天下,你一脚踹了我?天武神帝综影视之水映桃花汉武帝:这个穿越者太敢说穿越七零:俏军嫂自带别墅赢麻了仙子冷静,我真不是你梦中亡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