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他并不在意。
他今日前来,并不是为了秋后算账,而是为了探寻红灯娘娘背后的真相,以及解决红灯县的困境。
至于张坤海的这些小心思,无伤大雅。
“对了,三爷,您是如何得知这些秘辛的?红灯县的百姓,似乎对此一无所知。”随即,苏逸好像想起了什么,疑惑道。
“苏兄弟有所不知,当年粘杆处为了彻底铲除红灯娘娘的信徒,可谓是雷霆手段,不留余地。他们秉持着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原则,下手狠辣至极,几乎将红灯县翻了个底朝天,所有与红灯娘娘有关联的人,无论老幼妇孺,皆遭屠戮,那场浩劫,血流成河,尸横遍野,整个红灯县,几乎成了一座死城。”
说到此处,张坤海的声音愈发低沉:“如今红灯县的百姓,大多都是后来朝廷从外地迁移而来,对于当年的惨状,自然是知之甚少,更遑论红灯娘娘的传说。而那些侥幸存活下来的老红灯县人,或是后代,也对当年的事情讳莫如深,噤若寒蝉,生怕惹祸上身。”
“此外,红灯娘娘诡异莫测,任何知道红灯娘娘存在的人,都有可能被其污染蛊惑,所以为了防止红灯娘娘再次作乱,粘杆处当年也下了封口令,严禁任何人泄露此事,一旦发现,格杀勿论,如此高压之下,自然无人敢再提及红灯娘娘了。”
“到现在,整个红灯县几乎已经没有几个人知道此事了。”
听着张坤海的讲述,苏逸似乎看到了当年那血流成河的惨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寒意。
苏逸沉默片刻,再次开口问道:“那三爷你又是如何知晓这些的呢?莫非三爷你也是粘杆处的人?”
“我不是,但我师父是,这一切都是我师父告诉我的。”
张坤海的目光转向窗外,昏黄的光线透过窗棂,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我的师父,正是当年粘杆处奉命前来红灯县,参与剿灭红灯娘娘信徒的人之一。”
苏逸闻言,恍然大悟,怪不得张坤海对红灯娘娘的事情如此了解。
随即,苏逸继续追问道:“那张三爷,你可知道红灯娘娘当初被镇压在哪里?”
“我师父曾说过,红灯娘娘被镇压在当年的县衙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