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4)页
怕是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就像抗美援朝那样用一场大仗打出国威、打出国际地位、打出长久的和平。但是,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选项且是风险系数极高的选项,赢了自然就是汉民族继汉唐之后又一次地在军事上威震东亚大陆,可如果输了或是做成了夹生饭,那么宋辽之间就不再是百年和平而是百年战争。至于议和而且是以输出钱币来达成议和从而换来百年太平,这未必是最好的选择,但却绝不是最坏的或堪称耻辱的选择。
    关于澶渊之盟的性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像任何事物和事理都具有两面性一样。正如在这之后宋辽间的百年和平,两国从此相安无事,这对普通的老百姓来说可谓是天赐之福,两国的士兵们也不需要时刻准备着去抛头颅洒热血,这是好事吧?这真的是好事吗?百年和平让辽国彻底没有了危机感,四方之间他独大他最强,唯一的对手宋朝成了他盟誓约好的兄弟,他也就渐渐地丧失了勇武善战之风,而宋朝好歹还有个西夏在西北边不断挑事,这直接造就了大宋西军的百年盛名,也为北宋王朝在灭亡时保留住了最后的一口真气继而建立起了与金国隔江而治的南宋。辽国却惨了很多,百年和平无战事让辽国近百万的军队在迅速崛起的女真人面前一触即溃最终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惨遭亡国之祸。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我们以后再说。
    澶渊之盟的达成有人狂喜自然也有人愁,前者是赵恒以及他手下的那些“怕死鬼”,后者就是寇准之类的人。除此之外,还有对此感到怒不可遏以及无可奈何之人。
    对辽国身负国仇家恨的杨延昭在听说两国达成和议之后是怒火攻心,他上疏请求对回国的辽军在沿途进行分段截杀,誓要让辽国人有来无回,然后宋军再趁此天赐良机发大军北上直取幽州,如此太祖和太宗陛下的春秋美梦就可以实现,而赵恒更是将就此成为宋朝最伟大的君王。可是,赵恒对这份上疏的反应是无动于衷,他完全没有理会杨延昭。
    一怒之下,杨延昭率领本部人马再次攻入辽国境内并攻破了辽国的古城,然后一番大肆劫掠之后才回到了宋境。不必意外,辽军可以打宋朝草谷,而宋朝同样也会,而这也是杨延昭最后一次能够名正言顺地拿辽国出气,因为在他出兵的时候赵恒的那道不得阻截辽军返程的诏令还没有送
第(2/4)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综影视:姑娘你别跑穿越荒年,我带旺了瘸腿夫君全家铁雪云烟快穿:拯救那个反派小可怜皇冠亦有所属你们都追女主?那女魔头我娶走了天真烂漫负鼎神话版三国之邪神降临官色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