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刚离开京城不久,赵恒在半路上接到了从开封传来的急报:留守京城负责监国的雍王赵元份突然身中暴疾无法理事!
再没有比这更晦气的事了,赵恒为此而不得不紧急重新安排回去监国的人选。几经考虑之后,赵恒选出的这人是参知政事王旦。当面领受任命后,王旦突然向赵恒提出了一个要求。
“陛下,要我回去代理监国也可以,但是请你现在把宰相寇准叫来,臣有话要说!”
寇准到了之后,王旦向赵恒问道:“陛下,如果我回去之后在十日内没有得到前方的捷报,那么我该怎么办?”
十日?王旦的意思很清楚,如果赵恒这次御驾亲征不能在十天之内击退辽军,或者是被辽军击败,那么到时候他在京城里该如何应对那极度险恶的局势?王旦这话说得很隐晦,他就差没有说如果皇帝陛下你死在了澶州,那么他该怎么办?
赵恒当然能够听得懂王旦这句话的意思,他沉默良久不知道该如何作答。波谲云诡的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值此两国最高统治者直接面对面较量,如果双方几十万人马真要打起来指不定是谁会下地狱,赵恒也是心里没底。
沉思良久之后,赵恒颇为有些悲壮地对王旦说道:“立太子!”
这话几乎就是赵恒在提前交代遗言。王旦这样做其实无可厚非,他只是在未雨绸缪而已,可这却不可避免地让隐藏在赵恒内心深处的恐惧开始持续发酵。
这里顺便说一点,在《宋史》的记载里王旦是在这年的十二月才因为赵元份的暴疾而受命回去代理监国之职,可这明显说不通。如果按照《宋史》所提到的这个时间点,这时候宋辽双方已经达成了和议,辽军这时候甚至已经完全回到了辽国境内,既然如此那王旦又何来的“十日不得捷报,将若之何如”的说法呢?王旦这话明显就只有在赵恒前往澶州的路上才有可能说得出来。考虑到元朝人在编修《宋史》、《辽史》和《金史》上的巨大工作量以及他们完成这三部史书前后所用时间之短就无法不让人对其中的某些记载产生质疑。
继续来说赵恒。
前面已经交代过赵恒在亲征的路上得到了王继忠再次写来的信,他在得知曹利用还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