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修然站在南明临时朝堂外,听着殿内激烈的争论声。三天前他刚到达北京,就遇上了这场关系重大的朝会。
\"绝不能接受海盗的条件!\"一个尖锐的声音传出,\"让海盗参与朝廷决策,这是动摇国本!\"
\"可是郑芝龙的水师是我们现在唯一能用的海上力量,\"另一个较为温和的声音说,\"如果不尽快做出决断,满清可能会切断我们的海上补给线。\"
殿内的争论还在继续。李修然知道,这场争论的背后,是整个东亚局势的巨大变革。
\"大人,\"一个身着便服的年轻人快步走来,\"朱大人请您进殿。\"
李修然整理了一下衣冠,跟着对方走入大殿。殿内,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气氛剑拔弩张。
朱聿键坐在上首,神情凝重。看到李修然进来,他微微点头:\"李先生,请说说你的看法。\"
李修然环视四周,不动声色地说:\"诸位大人可能还不知道,就在三天前,荷兰东印度公司已经与大员商盟签署了合作协议。\"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一片哗然。
\"这意味着什么?\"朱聿键问道。
\"这意味着,\"李修然缓缓说道,\"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海上贸易不再是某一方可以独占的了。而我们,也必须适应这种变化。\"
他走到殿中央的地图前:\"请诸位看,这是最新的海上贸易形势图。\"
地图上,密密麻麻的航线纵横交错,每一条都标注着不同的颜色,代表着各方势力的利益分布。
\"从马六甲到台湾,从日本到菲律宾,新的贸易格局正在形成。而在这个格局中,谁能掌握海上贸易的主动权,谁就能在未来的较量中占据优势。\"
\"那你的建议是?\"一位老臣问道。
\"与其抵制变化,不如主导变化。\"李修然说,\"我建议成立海外贸易总署,由朝廷直接管理海上贸易事务。同时,吸收郑芝龙水师为正规海军,建立新的海防体系。\"
\"这这是要变革祖制啊!\"有人惊呼。
\"是的,\"李修然直视着那人,\"但如果不变革,等待我们的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