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新一代的航海人才?\"郑芝龙眼前一亮。
\"不止如此,\"李修然继续说,\"这里还将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心。我已经和汤若望、艾儒略商量好了,他们会派来最优秀的学者。\"
\"科技、贸易、文化\"卡洛琳娜露出赞赏的神色,\"你是想建立一个全新的海上文明体系。\"
\"而这正是历史给我们的机会,\"李修然神色凝重,\"诸位可曾想过,如果东亚能在这个时候就建立起自己的海权体系,未来的世界格局将会如何改变?\"
\"但要实现这一切,我们还需要解决几个关键问题,\"李修然在桌上铺开几份文件,\"首先是明清之争。\"
郑成功立即表态:\"父亲,我们必须支持南明政权。\"
\"问题不在于支持谁,\"李修然摇头,\"而在于如何建立一个稳定的秩序。我的建议是,让满清退回关外,以东北为根基,控制西伯利亚,抵御沙俄东进。\"
\"这倒是个有趣的想法,\"卡洛琳娜说,\"欧洲各国都在密切关注沙俄的扩张。如果能在远东形成一个制衡力量\"
\"正是如此,\"李修然接着说,\"而南明则需要改革。我已经和朱聿键谈过,他同意推行新政。重点是海上贸易和科技发展。\"
他转向郑芝龙:\"郑将军,您的水师将是这个新秩序的重要支柱。\"
\"那日本方面\"郑芝龙问道。
\"德川家光比我们想象的要聪明,\"李修然说,\"他已经看出了局势的变化。我们可以适当放松对日本的贸易限制,但前提是他们必须接受新的海上规则。\"
卡洛琳娜补充道:\"我可以协调西方各国,尤其是在火器贸易方面。不过\"她意味深长地看了眼李修然,\"我们得控制技术扩散的程度。\"
\"还有一件事,\"李修然拿出一份特殊的图纸,\"这是一种新型船只的设计,融合了中西方造船技术的精华。我建议在台湾建立专门的造船基地。\"
\"造船基地?\"郑成功仔细查看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