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君新政推行如何?\"姜饼打破沉默。
提到这个,赵雍顿时眉飞色舞:\"妙极!三阁制运转顺畅,寡人如今只需处理军国大事,余者皆由内阁票拟。\"
他从袖中掏出一卷竹简,\"这是近一月的政绩,请先生过目。\"
胡亥忍不住凑近观看。
竹简上密密麻麻记录着赵国新政:军功授田制吸引了大批胡人勇士归附;设立\"技工坊\"改良兵器;甚至在边境试行\"军屯制\",士兵闲时耕作,战时出征
\"赵君果然大才。\"
胡亥喃喃道,眼中甚至闪过一丝嫉妒。
这些制度,若是当年的秦国能用上,或许又是别样的结局?
赵雍敏锐地捕捉到这抹异色,突然笑道:\"秦公子若有兴趣,不妨来赵国一游。寡人可让你参观新组建的铁骑。\"
胡亥脸色一变。这是赤裸裸的炫耀!
\"好了。\"
姜饼适时插话,\"二位都是我的客人,何必针锋相对?\"
他给两人各斟了一杯茶:\"赵君可知,为何最终是秦而非赵一统六国?\"
茶盏在赵雍手中一顿。
这正是他最想知道的答案。
\"请先生指教。\"
\"根本在于制度。\"姜饼指向赵雍袖中的书册,\"你借鉴的内阁制虽好,但赵国宗室势力太强,改革难以彻底。
而秦国\"
他转向胡亥:\"自商鞅变法后,军功爵制彻底打破了贵族垄断,平民只要有战功就能晋升。这种流动性,才是秦国强大的根本。\"
赵雍若有所思。他想起推行\"胡服骑射\"时遭遇的阻力,那些宗室老臣宁可死守祖制也不愿变革
\"先生是说,寡人还改得不够彻底?\"
\"非也。\"
姜饼摇头,\"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路。赵国若能将骑兵优势发挥到极致,未必没有机会。\"
胡亥突然插嘴:\"可最终\"
\"最终是秦统一六国,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