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蜿蜒曲折、两旁开满不知名野花的小路漫步前行,不多时,他们便来到了制毡工坊。尚未踏入,一股混合着羊毛天然气息与草原特有芬芳的味道,便悠悠地钻进众人的鼻腔,仿佛在轻柔地诉说着工坊的故事。
迈进工坊,一幅热火朝天却又井然有序的劳作画面豁然展现在眼前。工坊内,光线透过屋顶的缝隙,洒下一道道金色的光柱,尘埃在光柱中欢快地飞舞。工匠们各自忙碌着手中的活计,专注的神情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他们和手中的羊毛。
一位两鬓斑白、面容和蔼的老工匠,正全神贯注地擀制着毡子。他身旁的木架上,几团洁白似雪的羊毛安静地摆放着,宛如待嫁的新娘。老工匠伸出粗糙却又无比灵巧的双手,轻轻捧起一团羊毛,在空中轻轻抖动,那羊毛便如同雪花般纷纷扬扬地飘落,均匀地铺展在一块巨大的毡布之上。随后,他稳稳地挽起袖子,露出肌肉紧实、布满岁月痕迹的手臂,双手稳稳地握住毡布边缘,开始有节奏地推动、擀动起来。伴随着他沉稳有力的动作,羊毛渐渐相互交织、贴合,变得愈发紧实。
萧嵩等人立刻围拢上前,眼中满是好奇与惊叹。使团中一位年轻活泼的成员,忍不住脱口而出:“师傅,这得擀多久才能变成一块毡子呀?”那纯真的眼神,仿佛在探寻一个神秘的宝藏。
老工匠停下手中的动作,抬起头,脸上绽放出朴实而温暖的笑容,用带着浓重突厥口音的汉语缓缓说道:“年轻人,这时间可没准儿,得看羊毛的多少和毡子的厚度嘞。像这样一块,咋说也得个把时辰呢。这活儿急不得,得慢慢来,才能做出好毡子。”
话音刚落,一旁的另一位工匠拿起色彩斑斓的染料,准备为擀好的毡子上色。只见他眼神专注,手法犹如行云流水般娴熟。他小心翼翼地将染料倾倒在特制的工具上,然后轻轻挥洒在毡子上,那姿态仿佛一位正在创作的艺术家。不一会儿,一幅栩栩如生的图案便在毡子上逐渐浮现出来。那图案,似奔腾在草原上的骏马,身姿矫健,鬃毛飞扬,仿佛下一秒就要挣脱毡子的束缚,奔向广袤的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