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想要的效果已经达到,孟昭功成身退,把剩下的留给铺子里的伙计们。
玉颜斋的\"桃花笑\"这些年在京城胭脂行当里可谓相当火爆,售出的数量早已逾万,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受众群体,若是单凭模仿就想撼动其地位,无异于蚍蜉撼树。
除非她采取让利模式,以低价作噱头,但这般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买卖,实在有违孟昭逐利的本心。
与其在价格上做文章,不如在人心上下功夫,她收集用户反馈,有的说不易卸妆,有的说颜色单一,抓住痛点,精准打击,同时暗中上眼药,营造出对方只知道卖东西,不考虑使用感受,而自己却再为顾客思虑周全的模样。
虽说自己的胭脂比桃花笑便宜二百文,但购买了桃花笑的顾客都能拿到一个净颜脂的试用装,待试用装用完,定然会有人再来购入净颜脂,到那时,卸妆膏的收益也会慢慢提起来。
这几日,看着账本上节节攀升的数字,孟昭十分满意,可更令她欣慰的是,先前报官查处的假胭脂案也有了结果,五城兵马司不仅端掉了三个制假窝点,还没收了上百两赃银。
她将这笔银子分成两份,一份补偿给那些用了假货生了敏症的人,一份捐给了城南慈幼院的孤老们,倒是为她的胭珍宝阁增添了几分好名声。
孟昭的生意蒸蒸日上,可这世上从来都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她的顺遂,自然衬得某些人的日子格外难熬。
此时,玉颜斋的掌柜的额头青筋直跳,手里攥着近几日的账册,指尖几乎要掐进纸页里,猛地将账本摔在柜台上,“什么情况,这几日‘桃花笑’的销量怎么跌了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