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定战术计划的时候,支援作战的问题最为明显,主要就是在无法进行直接联络,同时也无法进行有效的战术指挥的情况下,怎么避免重复打击一个目标,从而削弱了支援力量的这个问题。最后确定的办法就是给每个狙击小组划分主次两个作战区域。每个狙击小组的两名狙击手要首先对付主要区域内的目标,如果主要区域内没有目标的话,才去对付次要区域内的目标,而次要区域又是另外一个狙击小组的主要打击区域。因此,就可以保证在某些重要地点至少有两个狙击小组的四名狙击手,同时又尽量减少了重复打击一个目标的情况发生。
凌天翔与阿马拉的主要区域就是营地的司令部,次要区域是营地北面的一段防线,那边设置了数个机枪堡垒。
这次,阿马拉没有与凌天翔争功,凌天翔对付的是站在司令部外面,正在指挥队员抢救伤员的一名雇佣军指挥官,而阿马拉对付的是那名指挥官旁边的一名雇佣军。
凌天翔射出的第一发子弹非常精确。那名雇佣军的胳膊刚刚举起,高速旋转着的弹头就准确的打在了肘关节处,虽然隔着近900米的距离,但是762毫米口径的弹头仍然有着巨大的威力,几乎将那人的右前臂给彻底打断。
阿马拉的枪法也非常精准,只是他开火的时间稍微晚了一点,而且他瞄准的那名雇佣军的反应非常快。仅仅一秒钟的差距,原本应该射中那人腰部的弹头硬是打中了目标的脑袋。结果,那名反应过来,准备前倾卧倒的雇佣军把自己送上了绝路。
“戴帽子的那个!”
说话的同时,凌天翔已经将第二发子弹推进了枪膛。他不是让阿马拉去对付那名雇佣兵,而是要自己对付那名雇佣兵,让阿马拉选择别的目标,以免重复打击。
这一枪也极为精准,虽然那名戴着一顶深绿色贝雷帽的雇佣兵已经趴在了地上,但是子弹仍然打在了他的背上。凌天翔没有顾得观察命中点,而是迅速的装上了第三发子弹。此时,阿马拉也射中了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