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宪笑到:“哈千户有竟有这种远见。这么一说我也明白为什么都督府没有采纳。若是洪武大炮丢失,咱们这小点堡和所,岂不是就会被人用大炮打开?”
哈铭一愣,好像确实如此,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道理自己当时为什么没有想到。
“哈千户,这个也就是其中一个原因。实则还是洪武大炮虽然威力巨大,但是鞑靼和瓦剌根本就没有大城池,深入草原之后也不如铜将军炮携带方便,而铜将军炮普通骡马就可以拉动,而且挽马的费用实在太高。”王宪的解释算是给哈铭解开了心结。
还有一点其实王宪没有说,这道折子怕是被如今的兵部给拦下的,兵部的人不太喜欢带脑子的卫所主官,容易脱离控制。如今五军都督府的话语权因为土木堡的事情严重受损,兵部对卫所将领又有了考核权,所以兵部从原来的后勤单位变成了行政单位。
后世说大明亡于嘉靖或者万历,其实不然,大明亡于正统。正统元年,为防止鞑靼和兀良哈南下,修筑了怀来周边内长城为长城模版,重新修筑了赤城一带的城池、关隘、堡垒使得宣府和蓟州连城一片。正统七年,开始亲政的英宗又斥巨资修筑了辽西长城,使得辽东镇与山海关的防御大大加强。
他在位期间修筑的长城将宣府大同和辽东与朝廷割裂成了两个无法控制的军事集团飞地。之后边军将领就开始在屯田和盐引上开始克扣军饷,自正统十三年后,边军再也没有发过实饷,当他意识到这一点带着人要到边境检查的时候,自己修的长城和关隘成了埋葬自己雄心抱负的帮凶。自此失去了对边境的军事统治权,遇到事情只能换将,对于中低层之下的军官完全没有实际制约。而五军都督府剩余的将领开始向兵部的文官靠拢,自此支撑大明行走的勋贵武将名存实亡。后期虽然有皇帝开始整顿九边征税给九边加饷,皇帝以为钱发下去了,士兵却没有收到,当皇帝想要落实的时候就会因为各种原因暴毙,自此不了了之。
“禀报千户,衙门外有人持王府护卫腰牌,想要到府衙内暂留。”守门的校尉心中暗骂,京城来的锦衣卫都没这么嚣张,你一个王府护卫,就鼻孔朝天,连腰牌都不给检查。
哈铭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王府护卫?哪个王府?韩王府?庆王府?来这里作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