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命令的军队迅速行动起来,他们挖通了黄河大坝。当时正值雨季,雨水混着黄河水,如猛兽般汹涌而下。那巨大的冲击力,仿佛要将世间所有的黑暗与污秽都吞噬殆尽。汹涌的河水咆哮着,原本只有几米宽的决口,瞬间被冲成了十几米宽。洪水如脱缰的野马,毫无阻挡地涌入了下五庄省这片土地。
那一刻,黄河水奔腾而下,如同李白诗中所描绘的那般,“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但这壮丽的景象背后,却是下五庄省人民无尽的痛苦与灾难。洪水过后,留下的是被淹没的一千九百万亩农田,曾经肥沃的土地,如今变成了一片汪洋。还有400余万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百姓,他们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家园被洪水冲毁,亲人失散,心中充满了绝望与无助。据后来的统计,当时全国一共有44个县城遭受了这场黄河水灾,下庄、东山、古庄等地无一幸免,甚至有50万人在这场灾难中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然而,武装部这条以水代兵的命令,虽然对侵略军造成了一定的打击,但其伤亡人数却不到七千人。而这场人为的水灾,却让国内五十万名无辜的下五庄省百姓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们再也无法看到明天的太阳,再也无法与家人团聚。
更让人痛心疾首的是,下五庄省的百姓们怎么也想不到,这场水灾过后,紧接着而来的是一场更为严重的旱灾。而且,在那场惨绝人寰的大饥荒中,至少有三百万的百姓被活活饿死。
在侵略军发起全面战争的第六年,七岔口下五庄省成为了两国对决的主战场。这里的人们,长期饱受战争的摧残,生活本就已经岌岌可危。然而,祸不单行,从当年春天开始,这片以农业为生的土地,几乎未曾下过一场雨。而下五庄省的土壤,本就适合种植小麦和玉米这些不耐旱的农作物。在干旱的持续影响下,庄稼根本无法正常生长,百姓们的生活再次陷入了绝境。
百姓们依旧每天虔诚地祈求上苍,希望能下一场雨,拯救他们的庄稼,拯救他们的生活。但上天依旧没有怜悯他们,一场雨都没有下。日子一天天过去,气温越来越高,大片大片的庄稼在干旱中逐渐枯萎,土地上的裂痕也越来越宽。百姓们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一年的希望就这样破灭,心中充满了无奈与绝望。